笔趣阁

笔趣阁>东汉和三国 > 第1092章 私会文武 招惹猜忌(第2页)

第1092章 私会文武 招惹猜忌(第2页)

袁谭见二人认同自己的担忧,心中稍定,顺势道:“我虽在青州,却也知此事关乎河北安危。只是……父亲近来似更重南线战事,对西凉方向未免有些轻视。”

田丰冷哼一声:“主公近来确有些急功近利。若能集中兵力先破马超,稳固关中,再图南下,方为上策。大公子能看清这层利害,比某些只知迎合主公心意的人强多了。”这话里的弦外之音,显然是暗指袁尚。

袁谭顺势与二人深谈,从兵力部署到粮草调度,句句切中要害。田丰、沮授本就欣赏他的才干,见他对时局有如此清醒的判断,愈发觉得袁绍偏爱袁尚实在不公,对袁谭的支持也更露骨了些。

离开田、沮二人住处,袁谭又转道往颜良府上去。刚到门口,便见文丑正从府内出来,显然是在颜良府中做客。

“大公子!”颜良、文丑见了袁谭,都热络地迎上来。颜良拍着袁谭的肩膀大笑:“我正跟文丑说,许久没跟大公子痛饮了,你倒是送上门来!”

三人进了府,分坐后谈及军中诸事,颜良毫不掩饰对袁谭的看重,袁谭与二人谈及练兵之法,又聊起对马超的防备,言语间意气相投。颜良、文丑本就敬重能征善战之人,袁谭的秉性与沉稳,远非袁尚可比,自然对他更亲近几分。

这一日拜访下来,袁谭心中的郁气尽散。他能感觉到,田丰、沮授的智谋,颜良、文丑的勇武,都在向自己倾斜。这些人看重的,从来不是父亲的偏爱,而是实打实的能力与担当。

他望着邺城上空的流云,暗自握紧了拳头——属于袁尚的那些虚浮的宠爱,他不稀罕。他要的,是能支撑起河北半壁江山的力量,是能让人心服口服的分量。

袁谭这边刚与田丰、沮授议事完毕,又同颜良、文丑畅聊半日,那边袁尚早已通过遍布邺城的眼线得知了全貌。他捏着袖口的指节泛白,眼底妒火翻涌——袁谭这是摆明了要拉拢人心,想借着这些老将谋臣的势压过自己!

当晚,袁尚便揣着一肚子“委屈”闯进了袁绍的寝殿。彼时袁绍正靠在榻上,听着乐师弹奏新谱的曲子,见袁尚进来,皱眉道:“这么晚了,何事慌张?”

袁尚“噗通”跪下,声音带着哭腔:“父亲!儿子是为您忧心啊!大哥今日……今日接连去了田丰、沮授先生府上,又在颜良将军府与文丑将军密谈许久,席间说些什么,儿子不敢妄猜,可他身为青州牧,手握一州兵权,却在邺城如此频繁地联络文武,实在……实在让人心悸啊!”

袁绍捻着胡须的手顿住了。他近来虽耽于享乐,可对军权的敏感从未消减。袁谭在青州根基已稳,如今又在邺城串联旧部,难不成真有别的心思?

次日一早,袁绍便传召袁谭。

袁谭刚踏进殿门,就见袁绍脸色沉得像块铁。“你昨日都做了些什么?”袁绍开门见山,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袁谭心中一凛,却也坦荡道:“回父亲,昨日儿臣去拜访了田丰、沮授二位先生,向他们请教青州防务的疑难;又去了颜良将军府,与他和文丑将军谈及边境练兵之事。都是军中公务,并无不妥。”

“公务?”袁绍猛地拍了下案几,“你一个青州牧,跑到邺城来跟这些人‘请教’?沮授、田丰如今辅佐兖州,颜良、文丑刚从幽州凯旋,你与他们凑在一起,是想商议什么?”

袁谭据理力争:“父亲!儿臣是您的儿子,也是袁家的长子,向父亲麾下的谋臣将领讨教军务,难道也有错?田先生熟悉州郡治理,颜将军精通骑兵战术,这些都是儿臣在青州急需借鉴的,何来不妥?”

“哼,说得比唱的好听!”一旁的袁尚突然开口,语气尖刻,“大哥是忘了自己青州牧的身份了?牧守一方,当以镇守疆土为要,却在邺城与诸位将领‘密谈’,说句不敬的话,这与暗中勾结,又有何异?莫非……莫非大哥觉得父亲年迈,想自己另起炉灶了?”

这话像一把火,瞬间点燃了袁绍的怒火。他本就对袁谭的举动心存芥蒂,被袁尚这么一挑,顿时觉得袁谭句句辩解都成了掩饰。“放肆!”袁绍指着袁谭,气得浑身发抖,“我还没死呢!你就敢在邺城拉帮结派?看来青州的日子太安逸,让你忘了谁才是河北之主!”

袁谭又惊又怒,刚要开口辩驳,却被袁绍厉声打断:“给我滚回青州!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再踏足邺城半步!”

殿门“砰”地关上,隔绝了父子间最后一丝沟通的可能。袁谭站在廊下,望着灰蒙蒙的天,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袁尚这一击,不仅戳中了父亲的忌讳,更硬生生斩断了他在邺城立足的可能。

而寝殿内,袁尚看着袁绍余怒未消的脸,嘴角悄悄勾起一抹得意的笑。

喜欢东汉不三国请大家收藏:()东汉不三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