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东汉和三国 > 第1115章 医署府令 医者传承(第2页)

第1115章 医署府令 医者传承(第2页)

曹昂重重点头,将这话深深刻在心底。窗外的风穿过庭院,卷起几片落英,仿佛在为这场关于医道传承的约定,轻轻喝彩。

曹操稍微好转一点,便在书房里叫来曹昂,问一问曹昂,这两日马超在此,所作所为。曹昂在曹操书房内,将马超关于医道传承的见解、对治世的思考一五一十道来。

言语间难掩钦佩:“父亲,那马孟起不仅勇武过人,其眼界格局更是远超常人。他说‘能安天下者,未必只有笔墨刀剑,还有药箱草木’,儿臣听着,竟觉得比朝堂上那些空泛议论实在得多。”

曹操捻着胡须,静静听着,指尖在案几上轻轻点动。待曹昂说完,他沉默半晌,忽然长叹一声:“马超……年纪轻轻,竟有这般见地。”

想起自己少年时立志扫清寰宇、还天下太平的初心,再看如今朝堂上的汲汲营营、尔虞我诈,他不禁抚着案上的《孙子兵法》,喃喃道:“老了啊……”

“当年我举义兵,本为讨贼安民,可走着走着,竟也陷进了这名利场里。”曹操望着窗外萧瑟的秋景,眼中闪过一丝怅然,“比起马孟起这份通透,倒是我被俗务绊住了脚,远不如他了。”

曹昂见父亲神色落寞,轻声道:“父亲不必如此,凉王虽有见地,父亲这份在乱世中站稳脚跟的魄力也非常人可比。”

曹操摆了摆手,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魄力?有时这魄力,反倒成了枷锁。那小子敢想敢做,又能守住本心,倒是比我这‘老谋深算’要可贵得多,罢了,我乏了,你先回去吧。”

曹昂见父亲神色倦怠,便知他需要静一静,躬身应道:“是,父亲好生歇息,儿子先退下了。”说罢轻手轻脚退出书房,曹昂的脚步声消失在回廊尽头,书房内复归寂静。

屏风后传来衣袂窸窣,郭嘉缓步走出,青灰色的长衫衬得他面色愈发苍白,却难掩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睛。他躬身行礼,声音带着惯有的轻缓:“明公。”

曹操抬眼看向他,目光复杂得像搅翻了的墨汁。“奉孝,”他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喟叹,“方才子修那番话,你都听见了?”

郭嘉点头:“听见了。”

“那马超,”曹操手指在棋盘上轻轻点着,“我原以为全凭着西凉铁骑才能纵横天下。今日一见……不,光是听子修转述他那些举动——横扫天下,却能心存百姓,还有让医者广传医术,让寒门子弟能看上书,连治个病都想着‘天下人如何能少受些苦’此细微末节之处,念着的也是百姓……”

他顿了顿,语气里竟透出几分怅然:“这般胸怀,这般气度,确非池中之物。我曹孟德征战半生,自诩心怀天下,如今看来,倒是被这后起之秀比下去了。”

郭嘉静静地听着,没有接话。他太了解曹操了,这位主公从来心高气傲,能让他说出“不如人”的话,可见马超在他心中掀起了多大的波澜。

“子修如今处处以他为榜样,”曹操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头风的隐痛又开始蔓延,像无数根细针在脑子里扎着。

他苦笑一声:“我这做父亲的,看在眼里,心里头……说不清是什么滋味。既盼着他能学得那般磊落,又怕他学来的是‘甘居人下’的怯懦。”

“明公多虑了。”郭嘉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安抚,“公子仁厚,却不愚钝。他敬马超,敬的是那份‘利民之心’,而非盲目的追随。”

曹操沉默片刻,抬手按住突突直跳的太阳穴,脸色因疼痛而泛起潮红。“奉孝,你说……”他声音发沉,带着一种近乎疲惫的喟叹,“这乱世,还要熬多少年?”

郭嘉眸色微动。

“我所求的,从来不是什么九五之尊。”曹操的声音低了下去,像在对自己低语,“不过是天下安稳,百姓能睡个踏实觉。可如今呢?北边袁绍虎视眈眈,南边刘表按兵不动,西边马超……倒是异军突起,偏生他那路子,竟比我这老一套更得人心。”

他忽然看向郭嘉,眼神里带着一种近乎决绝的清明,头风的剧痛仿佛在这一刻被压了下去。“我在想,莫不如……便从了他?”

喜欢东汉不三国请大家收藏:()东汉不三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