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不但是相里亭的研究走上正途的一年,也是华国改革政策,面向国际的新一年,埋下的种子已在春风中破土抽芽,初现锋芒。
在激荡的国际局势种,外国有人察觉到华国如今的走向,撰写了一篇文章,名叫《世界开始感到华国的经济力量》,里边不但写华国的工业、航天等领域进步飞快,长此以往会有“华国制造”风靡全球的隐忧,就连农业也崭露头角,其他国家将不能在良种上造成制约。
这篇文章没有起到多少警示效果,看了的人都不以为意,甚至出声嘲笑:“华国不过一个崛起没多久的国家,跟国际顶尖的距离有多大?好几百年!”
“恕我直言,这篇文章通篇夸张的废话。”
“我没记错的话,华国那边农业还没有进入机械化时代,依旧是人工种植吧?”
“华国这些年的确进步很多,不管工农行业还是思想都有了长足进展,冷嘲热讽或者夸赞都没用,隔上十年二十年再看呗。”
……
有了穗安001和碧脆香打基础,相里亭接下来的研究很顺利,顺利得不可思议,几乎是以一种火箭喷射的速度在往前推进。
玉米的亩产量从穗安001的八百斤,涨到一千斤,一千五百斤,乃至两千斤的穗安012,三千斤的穗安015!
夏白菜的亩产也一路从一万一千斤的碧脆香一号暴涨到两万斤的碧脆香七号!
最关键的是,并没有因为过分追求产量而舍弃掉抗性,甚至相里亭研究出来的两样良种没有多少地域限制。
而这仅是四年的成果。
除了玉米和夏白菜,相里亭在高粱、马铃薯、番茄、菠菜、小麦、大麦、南瓜、胡萝卜等方面也培育出优良品种。
他的名字,已经渐渐成了作物的一种保障。
相里亭在二十七岁这年因为贡献卓越成为一名光荣的农大教授,华国给他发放了一套福利房,不过相里亭平时不住在那里,用巨额的专利费和奖金买了一套别墅。
他今年再次站到华国发明奖的领奖台前,旁边坐的依旧是杨教授,主持人依旧是当年那位,让相里亭有点恍惚,又展颜笑开。
这一次,华国的最高领导人亲自为他颁发特等奖。
继最年轻的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相里亭又成为最年轻的特等奖获得者。
他总是在刷新记录。
下台时,相里亭的证书被杨教授稀罕地捧了过去:“来,让我看看,每年都会撞上那么几个怪物,这特等奖我还没得过。”
老小孩好奇心总是很强的,相里亭大方道:“随便看,看完抱回家不还也行。”
“真的?”杨教授一喜,真就不想还了。
“假的。”
相里亭坐在座位上,看台上的人来往,依旧是熟脸孔居多,也有年轻人后来居上。
过去与未来,一直是这些人和他一起在科研的领域不断向前,这条路相里亭走得从不孤单。
相里亭别过脸,见杨教授盯着证书发呆,也没出声打扰。
良久,杨教授才舒了口气:“为了这一张证书,我这一口气憋了好多年,现在终于能释然点儿了。”
“我得不到,但我学生得到了,这么一想倒显得我高级了不少。”
相里亭懒散窝在椅子里边,无处安放的长腿微曲着,闻言没什么正形道:“说了这么多,您不就是想听我夸一句,您确实有拿特等的实力,就是偶尔时运不济吗?”
“……没大识小。”
从礼堂中出来,杨教授忽然道:“对了,穗安015亩产破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