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奉遗诏权听政的权的意思 > 第172章(第1页)

第172章(第1页)

未退,正等着京中生乱。要想边疆安定,里面就得安稳。就算是皇帝,也不得不咽下这口气。要的就是这个不得不!”

一片沉默里,夏雁浦颤声开口:“你们也知道,齐军等着京里乱哪?谋害储君,你们还有点人臣的样子吗!”

“是,我瞧不上李寒扶立篡逆,也不认同裴兰桥牝鸡司晨。但皇帝死战边关,是为了国;李寒稳定京中,也是为了国!你们一个个为了保住头上簪缨、身上朱紫,全忘了自己是大梁人吗!连祖宗根本都忘了吗!”他厉声骂道,“窃鈎者诛,窃国者侯!你们也都是跟随过公子的人,连做人道理都抛之脑后了吗!”

“公子早就死了。”王伦静静看着他,“夏公糊涂了,还不快送回去。这两日有大动静,还是在府待着最好。”

左右家丁听他吩咐,当即架他出门,又派另一队人送他前去,竟做势要将夏府兵围起来。

夏雁浦跌跌撞撞回到府中,也不要人搀扶,一入堂,正见桌上摊着一包柿饼,儿子正坐着和人说话。

而他对面椅中的不是别人,正是世家要刺杀的当朝太子!

第105章 一〇〇 天门

萧玠将柿饼摆开,上结白霜,似一群扁扁的乌红水晶灯笼。

他递一个给夏秋声,说:“老师给我扎了个风筝,这些是我做给老师的谢礼,但是刚才忘记让他带走了。也给相公吃,相公不要嫌弃。”

夏秋声接一个过来,手上便沾上柿霜。萧玠忙解释:“白白的不是发霉,可以吃的。”

夏秋声问:“殿下不是留给大相吃吗?”

萧玠抱了只柿饼在手,像抱一只小茶杯。他嗓子有点哑:“老师不会回来了。”

夏秋声不料他竟知道,轻声道:“殿下……是知道大相去做什么了。”

萧玠低头捏着柿饼,按下一个小小的酒窝,蹭了点白霜在指头上,露出醺红的脸蛋。他低头瞧着,终于掉了颗眼泪,小声说:“他去做和阿爹一样的事了。”

夏秋声忍不住问:“那殿下还放他走?”

“阿爹说,夺人志向远超过夺人性命,我希望老师快乐。”萧玠拿手背抹了抹脸,“前几天老师带我读《孟子》,我学到了一句话:‘虽千万人吾往矣。’我觉得说得对。”

一片人影投入门内。

夏秋声看见来人,忙见萧玠掩在身后,揖手道:“父亲。”

夏雁浦却恍若未闻,跨入门中,只大笑道:“虽千万人吾往矣,说得好,说得好啊!”

萧玠自己从椅中跳下,对夏雁浦拱手道:“见过相公。”

夏雁浦闻他此唤,却不行礼,双手拄杖般扶着膝盖,微微佝身,仔仔细细端详萧玠。良久后才轻轻点头道:“天子将殿下教得很好。”

萧玠虽守礼数,却耐不住他一直如此打量,迟疑了一下,还是往夏秋声身后躲了。

***

李寒毫无遮掩,大摇大摆地直入宫中。

左右卫二位大将军也闻讯赶到,先问道:“是否由卑职等带兵把控世家府邸?”

李寒神态镇定,但步子已踱起来,沉吟片刻道:“不行,我们人手太少。陛下虽在缓慢改革军制,但禁卫中的小统领仍多出身世族。皮毛之争或许从命,如今存亡之际,必当对立。只怕不待明日颁法,今晚就要生变。”

秋童急道:“谁说不是,世家直接拿着的兵不多,可若要鱼死网破——他们当年靠荫封,仍能管得了京畿左右的兵马调动!当兵的靠威望,真要反了,那几个老家夥一句话就是军令,比陛下圣旨都管用!”

“还没有直接冲突,京畿兵马多半不剿贼也不反叛,观望着按兵不动。”李寒说,“谁赢帮谁,这是铁定。”

秋童唉声叹气:“这就束手就擒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