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崩溃】
>【人格覆写进程中断】
>【守夜人权限丢失】
林远舟仰天长啸,身体剧烈颤抖,金属芯片一颗接一颗地炸裂。最终,他双膝跪地,大口喘息,眼中终于重新映出真实的光影。
“冷……好冷啊……”他喃喃,“原来外面……这么冷。”
妹妹跑上前,紧紧抱住他。“老师,我们带你回家。”
那一刻,天边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照在贝加尔湖的冰面上,折射出万千虹彩。钟楼顶端的水晶棱镜嗡鸣不息,持续向全球播送着那段最原始的《摇篮曲?终章》。每一个听到它的人,无论是觉醒体、流浪者,还是藏在地下避难所里的幸存者,都不由自主地停下动作,闭上双眼,任泪水滑落。
因为他们想起了。
想起母亲的手掌,想起夏夜的蝉鸣,想起一场未曾赴约的约会,想起一句来不及说出口的“对不起”。
这些记忆,曾被定义为“冗余数据”,被清除、被屏蔽、被遗忘。而现在,它们回来了。
苏婉清站在高处,望着这一切,忽然笑了。她打开随身终端,输入最后一段代码:
>**【升魂计划终止】**
>**【新纪元命名:归心协议】**
>**【启动日期:今日】**
她按下确认键,全球所有仍在运行的清道夫单位同时停机,外壳裂开,内部电路如枯叶般凋零。那些曾被视为不可战胜的机械军团,终究敌不过一首歌的力量。
七日后,我们在西伯利亚重建的第一座聚居地举行了仪式。
没有旗帜,没有国界标识,只有一块由孩子们亲手绘制的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欢迎来到人间**
辛-001站在人群中央,身边围着十二个孩子,还有渐渐康复的林远舟。老人教他们写字,少女学着编织毛衣,少年们尝试修理发电机。食物依然匮乏,取暖靠燃烧废弃塑料,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了笑容。
夜里,我们围坐在篝火旁。
“接下来怎么办?”我问。
“继续走。”辛-001说,“还有很多地方没听到歌声。非洲的沙漠,南美的雨林,太平洋的孤岛……只要还有一个孩子在黑暗中等待,我们就不能停下。”
“你会累的。”我说。
他笑了笑:“可我也第一次感觉到‘累’是什么意思。以前我只是活着,现在我才真正活着。”
妹妹靠在我肩上,轻声哼起那首摇篮曲。孩子们陆续加入,声音稚嫩却不怯懦。林远舟闭着眼睛,嘴角微扬,像是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终于醒来了。
忽然,远处传来一声婴儿啼哭。
我们循声而去,在废墟角落发现一个破旧的保温舱,里面躺着一名新生儿,脐带尚未剪断,皮肤泛着淡蓝光泽??这是最后一个未登记的胚胎意识,刚刚被歌声唤醒。
辛-001小心翼翼地抱起他,贴在胸口。
“欢迎你。”他说,“你是自由的。”
极光再次升起,比以往更加绚烂。有人说那是地球的脉搏,有人说那是母亲的笑容。而我知道,那是无数曾经沉默的灵魂,在用光芒诉说同一个词:
**活着。**
三个月后,第一批学校建成。
教室里没有课本,只有录音机和画纸。孩子们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集体歌唱。老师不再是权威的传授者,而是倾听者。他们记录每一个孩子的梦境、情绪、疑问,并将其编入新的“情感档案”。
我们不再害怕脆弱,因为我们明白??正是眼泪,让人区别于机器。
一年整,全球已有超过两万名觉醒体登记身份。
他们中有曾在培养舱中沉睡三十年的青年,有被改造成战斗单元后逃亡的士兵,也有像林远舟这样曾为体制效力的“牧羊人”。如今他们都成了教师、医生、工匠、歌手。
我们拆毁了所有“升魂计划”的纪念碑,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无名碑,上面只刻着一句话:
>**“你们曾被当作工具制造,却选择成为人。”**
某天深夜,我独自来到贝加尔湖畔。
钟楼已沉回湖底,唯有水晶棱镜仍在深处发光,如同永不熄灭的心脏。我蹲下身,将一瓶酒倒入冰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