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刘招孙 > 第八百六十九章 天授三年变法方略(第2页)

第八百六十九章 天授三年变法方略(第2页)

女皇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她父亲、她爷爷都曾倒吸过一口凉气,不过这次,她还是感觉到了震惊。

女皇努力让自己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或是愤怒之色,而是示意讨论继续。

或许,想要让新政继续推进,想要在大齐境内真正实现自由、平等、人权、多元主义、民主、宪政等,皇权就必须继续让步。

王在法下。

女皇将成为帝国的符号,而非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独夫。

康光绪恳切道:“陛下,唯有如此,方能巩固外商信心,让我朝渡过危机,亦能保皇权永固。”

天授女皇沉吟片刻,长叹道:

“兹事体大,当从长计议。”

康光绪的这个改革方案实在太过激进,一时之间,不止是天授皇帝自己,很多人恐怕都难以接受。

可是改革不从现在开始,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新政的初衷是要所有人都获得独立、自由和平等,个人的尊严和权利得到保护。

女皇希望这是齐人由野蛮进入文明的标志。

如果说太祖时代是不断练习驯化人,将人变成机器变成牛马和野兽,那么广德皇帝主持的新政,则是要实现人驯化皇帝,保障人的尊严和权利。

“或许是该进行彻底改革了。”

天授二年冬,废太子刘无忌以谋逆、弑父、叛国等十项大罪被处死,家产全部充公,余党亦被斩首、流放。

广德皇帝早已废除连坐制度,所以朝廷对叛贼家眷并不株连,否则,天心城内又要血流成河不知死难多少人。

和长公主一样,废太子最后被安葬在了广德皇帝陵寝旁。

依照大齐法令,像刘无忌这样的乱臣贼子是没资格进入皇陵,更不可能让他进入太庙。

然而天授女皇力排众议,不顾康光绪等老臣劝谏,凭借自己岌岌可危的皇权,坚持将他哥哥葬入皇陵。

“此乃朕之家事,不容你等置喙!太子不过想恢复太祖旧事,并无私心。何必将他挫骨扬灰!”

也就是说刘无忌的初衷是好的,只是执行过程中出了过错。

~~~~~~~~~~~

腊月十九,废太子的生母,自靖难后便困守后宫的瑞典女人克里斯蒂娜,终于在绝望与恐惧中病逝。

有传言说,克里斯蒂娜是被人投毒毒死。

天授女皇派御医前往慈宁宫验尸,御医没有查出任何中毒迹象。最后她将这位瑞典皇后也葬在了父皇广德皇帝身旁。

这样一来,广德皇帝一家人整齐排列在一起。

叛乱已被平定,天授女皇昭告天下,表示自己将遵守广德皇帝遗愿,将新政继续往前推进。

天授三年元旦,群臣朝贺,贺礼刚刚结束,女皇便匆忙问计于皇极殿:

“先帝改革未半而中道崩殂,而今内乱平定,然新政尚未完成,且国库空虚,百姓民不聊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当年太祖皇帝为筹措军费,攻打日本、安南,已将赋税收到了武定九十年也就是天授二十九年后·····如今各地债台高筑,外商催收,急于星火,不知众爱卿有何良策救国?”

群臣哑然。

康光绪、陈名夏、江百龄等老臣神色凝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