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隆万盛世精校版TXT > 1574报复和新政(第2页)

1574报复和新政(第2页)

在大明建立后,倭国也不再进行报复,但失势武士依旧希望通过此举获得财富,过上富裕生活。

所以之后百余年,许多陷入贫困或者被主家抛弃的武士,都选择做海盗,成为大明口中的倭寇。

而现在,织田氏族中几位家臣则在考虑反击明国,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再次出动武士抢掠东南沿海地区,让明国自顾不暇。

至于明军清剿的倭寇,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乌合之众,因为真正的武士都在他们麾下,派出他们袭击明国,战果只会比当年更大。

“港口还有十多条海船,若是不够,可向岛津家租借一些,派出多少武士合适呢?”

柴田胜家开口说道,他提议的行动,羽柴秀吉也支持,那么基本上就算是通过了。

只是,要派出多少武士去攻打大明,这个需要商议。

“有十多条海船,那就派十名武士带领一百卒轻去,相信他们会满载而归,同时让明国自顾不暇。”

池田恒兴开口说道。

羽柴秀吉看向柴田胜家,见他微微点头,于是开口接话道:“诸君,如果没有异议,我建议一会儿就请家主和其他家臣一起,确定此事。”

丹羽长秀和柴田胜家于是纷纷点头,由他们四个织田氏家族带兵长老商议下,一场准备报复大明进攻的围魏救赵计策算是成形了。

至于实施细节,其实不需要他们考虑。

他们手下招揽武士无数,其中就有曾经去过大明东南劫掠的武士,只是他们收手早,所以并没有被明军围剿。

带着来自大明的财富,他们在倭国过上富裕的生活,也给自己添置了强大的武器铠甲。

有战力的武士,依旧是此时各大名招揽的对象,自然很容易就重新进入各地大名的麾下,重新成为倭国统治集团的一份子,虽然是最低的一级,但他们也已经很满足了。

这样的会议,在明国水师威胁已经明显后,自然不会遭到织田家族其他人的反对。

其实现在这个势力虽然还是打着织田氏的名号,但权力更多被外姓家臣占据,织田氏本家人还在默默积蓄力量,自然不会和他们产生分歧。

魏广德此时还在内阁处理政务,大明朝的制度应该说被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很详尽,虽然其中很多政策时过境迁早已经不适合当下的环境,但如果真正严格遵照执行的话,大明朝其实还是能够延续的。

只是可惜,在近二百年的过程里,许多都已经物是人非,被有意无意的曲解,掩盖了真实的目的。

魏广德不会去恢复朱元璋那套不合时宜的政策,但是也在尽力重新梳理,希望查缺补漏重新完善制度。

只不过,当自身利益和制度之间有冲突的时候,他多少还是会有犹豫。

就比如“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魏广德就犹豫了很久。

这项政策是在清朝雍正年间才被推行,打破了士绅免税免役的优待,让他们和普通百姓一样需要服役。

当然,士绅老爷们是绝对不会去服役的,而是会花钱请人代劳。

实际上,张居正改革里已经将人丁税和部分徭役折现,但并不是全部。

要知道,明朝的赋役制度其实很复杂,非官吏未必能完全搞明白百姓到底需要承担多少赋役。

为此,自然是召集自己这边的人先商议,只有他们认可了,才代表可能提出来后,会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同。

“善贷,此行要谨慎,一旦提出,怕是你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士绅豪族敌视。”

江治在听完魏广德的想法后,当即就劝告道。

张科、劳堪等人和魏广德更加熟悉,听到他的想法也都是咂舌,太大胆了。

他们为什么读书,一开始可不就奔着免役去的,至于当官,那是过了院试冲击乡试时候才开始考虑的事儿。

可以说,这年头,大部分读书人其实一开始都是为了功名,有功名就可以免役免税,这是朝廷对读书人的优免政策。

之前朝廷因为大兴官学,导致这几年科举士子猛增。

当然,读书人多了,不代表免税的人也多,毕竟每县就那么多秀才名额,每科乡试举人数字也是恒定的,不会导致免役人口暴增。

但是如果真把读书人的优免政策废除,魏广德就可能成为天下公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