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魔界与现实世界处于重叠态。
但却是无形无质的,修炼至今王煜都没发现有肉身进入天魔界的方法,只能靠诱饵勾引,让天魔主动下界。
而现实空间不同的地域,对应天魔界的区域也不同,他还没找到区分边。。。
王煜回到客房时,夜已深沉。月光斜照在窗棂上,将木纹的影子拉得细长如刀刻。他未曾点灯,只解下外袍搭在椅背,盘坐于地,闭目调息。然而心湖难平,那道自问墟升起的光柱仍在脑海中灼烧,与星图重合的刹那,仿佛有一根无形之弦自远古拨动,震得他魂魄微颤。
他并非第一次感应到问墟的异动,但这一次不同。从前是低语、是梦魇、是碎片般的记忆闪回;而今却是清晰的召唤??不是声音,也不是文字,而是一种**存在本身的共鸣**。就像深埋地底的钟,在千年之后终于等来了能听见它心跳的人。
他睁开眼,从怀中取出《未竟之问》。书页边缘已磨出毛刺,封面裂开一道细缝,露出内里夹着的一片干枯树叶??那是当年在哑城废墟中,李承言临终前塞进他手里的。据说此叶出自“问源树”,传说中一切疑问萌发之地。如今,叶片正微微发热,脉络间泛起极淡的青光,如同沉睡的河流开始流动。
王煜心头一凛。
这叶子从未有过反应,哪怕是在无相殿崩塌、辩罪庭血流成河之时也未曾如此。可就在刚才,在问会结束之际,它突然变得温热,仿佛回应了那道天际之光。
他缓缓翻开书页,指尖抚过那些被岁月浸染的字迹。忽然,最后一行原本静止的文字竟开始扭曲、重组:
>“这个世界,还容不容得下一个不同的声音?”
变为:
>“你准备好听那个声音了吗?”
王煜呼吸一顿。
这不是笔墨所能改写的,也不是人力可为。这是书本身在“提问”。
他想起李承言临死前的话:“《未竟之问》不是答案之书,而是**钥匙**。当七十二星归位,当问钟三响,它便会开启通往‘初问之地’的门。”
当时他以为那是弥留之际的呓语。现在想来,或许每一个字都是预言。
窗外风声骤紧,檐角铜铃轻响。一道黑影掠过院墙,落地无声。王煜并未睁眼,却已感知其气息??不属人间武修,亦非寻常修士。那是种介于虚实之间的步法,似踏空而行,又似借风滑行,唯有曾在问墟深处修行者才有的痕迹。
“来了。”他低声说。
门被轻轻推开。来人披着灰袍,兜帽遮面,手中提着一只青铜匣,匣身铭刻古老符文,正是反诘教失传已久的“缄口印”。
“你是谁?”王煜问。
那人站在门口,没有回答,只是将青铜匣放在地上,退后三步,跪下叩首三次,然后转身离去,脚步轻得如同雾散。
王煜起身,走近匣子。缄口印封得极严,但当他伸手触碰时,印记竟自行消融,化作一缕黑烟钻入指尖。刹那间,无数画面涌入脑海:
一座地下古城,穹顶镶嵌星辰模型,中央矗立一座巨钟,钟身上刻满问题,最上方赫然是:“**我是谁?**”
一群身穿素袍的人围钟而立,口中诵念的不是经文,而是**疑问**。他们的声音交织成网,托起钟声,传向四方。
而后战火降临,铁骑踏碎石阶,有人高呼“禁止提问”,有人以血书写“我仍要问”。钟声戛然而止,城市沉入地底……
最后,一个身影独自站在钟前,背对镜头,缓缓写下一句话:
>“若无人再问,我便为自己而问。”
画面终结。
王煜踉跄后退,扶住墙壁,额头渗出冷汗。那最后一个身影……是他自己。
不,准确地说,是另一个“他”??更苍老,眼神更深邃,仿佛经历过千次轮回的追问。
他低头看那青铜匣,内部空无一物,唯有一层薄灰,上面浮现出几个字:
>“第三声钟响之前,请至问墟中心。”
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