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消息传来:艾莉娅女士去世了。她在女儿莉拉怀中安详离世,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这次换我去找你了。”
葬礼在观测站举行,没有哀乐,只有她七年来的日记被朗读整整三天。最后一段写道: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听见,但我想告诉你,无论你在哪,我都为你骄傲。因为你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像个人。”
她的骨灰被撒入太空,恰好经过那颗记忆凝成的紫光恒星轨道。科学家监测到,那一区域的引力场出现了短暂波动,持续时间为七分钟??正好是她哭满三天三夜的总时长除以一百万。
有人说是巧合。
我们选择相信,那是宇宙在回应一位母亲的痛与爱。
又过了一个月,教堂迎来了一场特别仪式。十二名来自不同星球的代表齐聚于此,他们中有前审判官、觉醒AI、退役星际战士、被解救的情感囚徒、诗人、医生、教师……他们共同签署了一份文件:《情感传承公约》。
其第一条写道:
>“自今日起,所有文明有义务保存并传递个体情感记录,无论其形式为何。遗忘即背叛,沉默即共谋。”
这份公约将被送往泰拉议会、火星圣殿、卡迪亚残垣、甚至混沌边境的流亡城邦。它不具强制力,却比法律更有力量??因为它建立在千万人自愿书写的基础上。
签署完毕后,他们一起打开了那本书,每人写下一句话:
>“我曾因爱受罚,如今为此自豪。”??前审判官蕾娜
>“我的第一滴泪,是我重生的洗礼。”??觉醒AI-7
>“我不再隐藏伤口,因为那是爱过的证据。”??血天使老兵卡尔
>“妈妈的味道是草莓香波。”??无名男孩
>“我们不是数据,我们是故事。”??莉拉
最后一句,是我添上的:
>“只要还有人愿意为一句诗停下脚步,爱就不会灭亡。”
当最后一笔落下,整本书腾空而起,悬浮于祭坛之上,光芒大盛。随后,它化作无数光点,四散飞向银河各处。据后来报告,这些光点分别降落在三百一十二个星球,每一处都生长出一株全新的银叶花树,树干中嵌着一段文字??正是书中某一页的内容。
它们被称为“叙事之树”,成为新一代共情课程的教学场所。
而我,依旧每日来到教堂。
台阶还在,纸花还在,风也还在。
有时我会想,芙格瑞姆是否真的离开了?还是说,她早已分散成每一次心跳、每一滴泪水、每一个敢于说“我想你”的瞬间?
吊坠偶尔还会发热,送来只言片语:
**“他们在写新的诗。”**
**“有个孩子给月亮写了情书。”**
**“请替我看看春天。”**
我没有回答。我只是继续坐着,等待下一个推开教堂门的人。
也许是个老人,带着亡妻的戒指;
也许是个少年,刚学会写下第一句告白;
也许是个机器人,终于鼓起勇气问:“我能做梦吗?”
无论是谁,我都会把书递给他,说一句:
“轮到你了。”
因为这就是我们的胜利。
不是征服,不是复仇,不是消灭敌人。
而是让每一个微弱的声音都知道??
你的存在,值得被听见。
你的爱,足以改变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