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椿很快就道歉了。
【我今天的确有点酸,但酸的不是漫威电影和观众,而是环境本身,希望不同类型的影片有各自的空间……我也喜欢漫威电影,《复仇者联盟4》我们公司有十多位伙伴参与,我很自豪!】
不少专业的电影人也都下场,其实也是在保护王景椿这位影帝。
“王景椿的出发点是好的,因为商业电影,而垄断了电影市场,唯商业论,压缩了艺术电影的空间。”
“《撞死一只羊》的排片只有22,差距太大了,不给文艺电影一点活下去的空间。”
“过于的市场化了,商业电影霸占整个市场,王景椿的言语表达不当,狭义且情绪化,希望你能好好冷静。”
“用‘跪’字要要挟观众,本身就是狭义,你应该好好去沉淀一下,不要说话不经过大脑,但国内的电影市场,在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商业电影比重越来越大了,电影行业接下来会迎来赢者通吃的局面,文艺片连宣传上院线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这些言论也激发了观众的逆反心理,开始狂喷这些人。
王景椿没办法再次出来道歉,毕竟自己的确表现出了狭隘,进行了道德绑架。
要知道人这种生物都有反骨的,与生俱来,别人说东,我偏说西。
在某些时候也是这样,你强调教育,他就觉得你是在控制他,不自由。
从而润去向往自由的地方,面对刀枪棍棒时,他们突然明白这就是他们想要的自由,那就是当狗。
因为当狗不需要脑子,没有脑子了,他们可不就是自由了。
当然以上的情况是极少数,大部分的公众是因为自己买票去看电影了,看一部电影莫名其妙变成了“跪”族,很多人气不过才骂他。
“骂的好,活该!”钱信到家了,田甜把王景椿的事和他说了一下,钱信也觉得很蠢,该骂。
爱国可以,不能极端,左右都不能走向极点。
一条路走到尽头一定是绝路,他也受到了情绪的影响,也说明国内某些人已经开始变得极端起来。
这种情况主要是源自于一种情绪。
叫做焦虑。
对于自身处境的不安,所产生的一种情绪。
比如公司的业绩不好,自己面临被裁员的风险,自己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等着你。
突然告诉你即将要失业,你会怎么办?而且自己熟悉的领域都在萎缩,环境也越来越不好,又该怎么办?
情绪一旦上来肯定是紧张焦虑,开始抱怨起来把资源吞噬的大企业,或者是抱怨整个环境。
王景椿明显就是焦虑了。
自己好不容易拿到了柏林影帝,结果呢?
电影上映的票房不行,那可是拿到了柏林国际电影节男女主主角的文艺片啊,居然只有4497万的票房,排片也不足7。
如此巨大的差距,他对自己的未来,对于擅长的领域产生了焦虑,怀疑人生。
以后的文艺电影方向怎么样,投资进去会有回报,会有影响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