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是腊月底,家家户户准备过年,大路上已经鲜少人走动。偶尔看见几辆马车或着人走动,基本是出外办事的人。
忽忽的大风从外面吹进来,吹得马车的玻璃都好好像在晃荡了。马车里的轻纱受了影响,也一直在晃荡着。温婉看着这个模样,想着今年的冬天要比往常的冷。
温婉看着外面的雪花,笑着说道“真希望明睿跟明瑾早些长大。等他们长大了,就……”就可以什么,温婉没继续说下去。
到了白家祠堂。白家的族人,上有七十多岁的老族人,下有十几岁的孩子。都在那里等着。
温婉只是象征意义的来一趟,本就没有这么小的孩子上族谱的。几位族老互望了一下,马虎着过了。这也算是磕头认祖宗了。等孩子大了,再重新来过磕头见祖宗。
温婉后来才知道,为什么几位老族长那么心急火燎地要把孩子记入族谱里。他们这会说的都是一些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几位族老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传闻,然后担心到时候温婉突发奇想让一个孩子随着她姓温(温婉如今姓温,不姓平了)。谁让温婉想法就这么与众不同。温婉真有这个想法,白世年又指望不上。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没地找哭去了。那可是一个爵位啊
温婉知道后哭笑不得。这些都是什么人呀还真是能想啊她又不要继承香火,也没这个强烈的观念,怎么会这么认为。其实那些族老主要是被温婉的强悍行为吓住了。想有一个保障。要不然,温婉真有这个想法,上不上族谱又有什么关系。这个社会,不是法治社会,是君主的社会。权利大于一切。
温婉见着族长把名字记下了,随意说了两句话,孩子在家,她离开太久,孩子肯定在家哭为由,回去了。
族长准备满肚子的话,都被堵塞了。旁边的一个族老想开口,见着族长啥话都没说,也闭紧了嘴。众人眼睁睁地看着温婉出了宗祠的大门。消失在他们的眼前。
温婉回到郡主府里,刚进门。就看到夏语急匆匆地走过来:“郡主,你终于回来了。两位少爷哭得不行。妈妈怎么哄都哄不住。你快去吧。”
温婉回到院子里,隔着帘子就看见睿哥儿跟瑾哥儿眼睛都红肿,满脸泪珠儿。温婉看得心疼不已。
两个孩子看见温婉,伸着手要温婉抱。这会温婉不敢抱,她刚从外面回来现在身上还有寒气呢:“宝宝不哭,等娘换了衣裳啊”
温婉赶紧将衣服换了,洗了个热水脸,暖了暖手。这才将两个孩子一起抱在怀里:“不哭了,不哭了,宝宝不哭了。娘回来了。不哭了,娘在这里呢”
哄了一小会,两孩子才止住了眼泪。温婉拧干毛巾,给两孩子搽了脸:“瞧瞧,都哭成花猫脸了。娘这才走开一会呢,怎么就哭成这个样呢”擦完眼泪,两孩子就朝着温婉怀里拱。
温婉看着两小子,真可以,哭够了就饿了。两小子吃饱喝足以后,就睡下了。温婉服侍完两个孩子后,走出里间,到了外面问着两个妈妈:“怎么孩子哭得这么厉害?”
关妈妈口齿伶俐一些:“郡主,两位少爷一醒来,没见着郡主,就开始哭。奴婢哄也哄不住。”
温婉微微叹气,孩子这么小,离了母亲哭是很正常的。是她自己考虑的没那么周全。主要是温婉没想到两孩子醒得这么早。上次跟现在离开的时间也差不多。
两孩子睡醒以后,四处看,又没见着他娘,正准备咧开嘴巴开始哭,温婉走了进来,先抱着睿哥儿,瑾哥儿不乐意了。温婉抱着两个:“两小子,打算要累死你们的娘了。”说完,朝着怀里的孩子,一人亲一口。累也欢喜。
第二卷一百八十三:凶刃
一百八十三:凶刃
温婉陪着两个孩子,夏添就过来,说着:“郡主,将军有信来,还送了一堆东西过来。郡主,你过目一下。”
温婉拿了单子来看,看着上面列出的东西,倒是觉得很奇。看着名字,她不知道是什么玩意。贵重的东西她是见多了:“把这些东西拿过来,我要看看。”
东西摆放在桌子上,一堆的。有藤条编制的小盘子,很粗糙,没有章法,也不讲究工艺。陶制的黑色蟋蟀盒,还有骨头制的哨子,木制的刻雕,东西基本没有精致的,都很粗糙。
一堆东西里头,最出彩的估计就是翠绿的两只麒麟石雕。但看着却是很讨人喜欢。这些都是属于地方特色的东西。
温婉蛮有兴趣的,不过还是嘟囔着:“这京城里都有的买。大老远地拿这些过来。也不嫌累人。”
夏影看着:“这也太寒酸了。要送也不送些好东西过来。听说关外很多好药材,还有皮子。”要送就送药材,再多送皮子了。
温婉笑道:“单子上都有呢,只是我没看。就想看一些小玩意。”那些皮子药材的,放到该放的地方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