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语文老师会对学生作文进行控分,在过去两年,语文作文的最高分也就是52分,那她的这篇作文肯定就不是普通的走向。
这次作文核心主题是“代价”,要求800字以上,题材不限,诗歌除外;和过去每次考试的要求都没有任何区别。
当时尚雅在考场上也算是高谈阔论,所以她的作文也拿到了50分。
等到发答题卡后,尚雅就直接向南珍问,能不能观摩一下她的作文。
南珍也很慷慨地答应了。
尚雅才发现,这次南珍写的竟然是散文。
因为高中生的应试作文一般都是议论文的形式,这是高考时最不容易出错的选项,所以平时老师教作文时也是用大篇幅来讲如何写记叙文。
但是搏一搏才有可能单车变摩托。
而南珍成功了。
她的题目叫做“生命的代价”。
在无数其他的前缀中,她的这个题目确实挺标新立异了。
在文章中,她讲述了一只蚌的故事。
一只蚌爬上沙滩,经历过无数磨难和艰辛,也见过月升日落和星辰万物。
当蚌的生命走向终点,它回归到那片幽蓝的海。
在皎洁的月光下,夜风吹过,混杂在砂砾中的蚌壳下,闪烁着一颗圆润硕大的珍珠。
原来老师们都喜欢这种风格的散文。
只是尚雅习惯性求稳,她确实不敢做这种大胆的尝试。
一旦失败了,那别说第一名了,可能连前十名都不能保全。
所以还是稳一点比较好,总分更重要了。
并且她一直都觉得,关于生命的议题太沉重了,并不适合作为高中生的议题。
尚雅就将答题卡还给南珍,然后说她的作文写得真的好美。
好的作文能够受到全年级学生的瞻仰,于是在第二天语文课上,向级长将优秀作文发下来给大家观赏。
五篇作文都是本次语文作文的高分作文:
南珍的《生命的代价》,55分;
9班陈眉的《一枚便士》,53分;
20班卢姗月的《链》,53分;
1班冯文琴的《天秤上的交易》,52分;
尚雅的《代价的权衡》,50分。
南珍和卢姗月的是散文,冯文琴和陈眉都是小说体,只有尚雅是最中规中矩的议论文。
看来的确是立新才能出彩。
尤其是卢姗月的那篇《链》,她是从食物链的关系来讲述非洲大草原的动物世界,最后再从动物回归到人类本身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