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混在三国当军阀txt免费阅读 > 第296部分(第3页)

第296部分(第3页)

马跃抚掌大笑道:“得天师之助,事谐矣,哈哈哈……”

张鲁跟着勉强笑了起来,可笑声中颇多苦涩之意。

杨任、杨昂两将先是愕然,愕然之后却是释然,这样的结果虽然有些出乎预料,却无疑是最好不过的结局,马屠夫能有如此容人之量,至少说明他是个做大事的人。跟着能做大事的人建功立业,自然是每个武将的梦想。

杨任、杨昂跟着跪倒,羞愧满脸道:“末将杨任(昂),愿降。”

张卫虽心有不甘,可投降已是大势所趋,只得跪地附和道:“末将张卫愿降。”

只有杨松、杨柏脸色苍白,迟迟不敢跪地乞降,当初张鲁投降凉军是杨松、杨柏兄弟一力促成,兄弟俩也与凉军走得最近、关系最密,可最终,给予凉军致命一击地恰恰也是杨松、杨柏兄弟二人。

杨松以为,马屠夫能饶得了汉中所有人,唯独饶不了他们兄弟二人,杨松兄弟本欲趁乱逃走,却事败被张鲁所擒,此番前来并非出自本意,而是被强迫前来地。事实上,张鲁强迫杨松、杨柏兄弟二人前来乞降,未尝不是存了牺牲两人而保全自己之私心。

可事情却再次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不等杨松、杨柏兄弟跪地乞降,马跃早已经主动上前替兄弟俩松绑,然后和颜悦色地说道:“这两位想必就是杨松、杨柏先生了,凉军初至汉中得两位先生之助,孤甚是感激,至于后来发生的事情,却是事出有因,都怪孤用人不当,却与两位先生无关。今孤初至汉中,人地两生,往后还要多多仰仗两位先生相助哇。”

杨松、杨柏兄弟大是惊愕,好半晌才回过神来,正了正衣冠,神色激动地应道:“松(柏)愿效犬马之劳。”

大帐一侧,张鲁地嘴角轻微地抽搐了两下,从这一刻开始,杨松、杨柏算是死心塌地投入马屠夫麾下了。

……

汉献帝建安九年(196年)十月,汉中平定。

马跃仍以张鲁为汉中太守,杨松为长史、杨柏为功曹同掌中政事,又以张绣为安南将军领军五千镇守汉中。

汉献帝建安十年(197年)正月,马跃率大军返回关中,汉中降将张卫、杨任、杨昂等率领两万汉中降军随同北上,这两万军队既是将来讨伐曹操的助力,同时也是要挟汉中太守张鲁的两万人质。

第305章 官渡之战

混在三国当军阀第四卷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第305章官渡之战寂寞剑客

汉献帝建安九年(196年)年底,马跃率军亲征,张鲁叛而又降,汉中乃定。

益州牧刘璋闻讯急令大将杨怀率军三万守住葭萌关,又令蜀中悍将张任率领三千精兵扼守剑阁险要,严防凉军趁势南下、图谋西川。

西汉最鼎盛时期,益州曾拥有人口七百余万。

后经黄巾之乱,益州人口大量减少,但建安年间刘焉、刘璋父子统治益州期间,采取与民休养的政策,益州局势并未像中原各州因为军阀混战而进一步恶化,所以仍有将近五百万人口!其中蜀郡、永昌郡(今云南、贵州一带)、巴郡各有人口一百余万,是益州人口最多的三个大郡。

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无疑是相当恐怖的,远非汉中区区二十万人口能比。

刘璋虽然无能,可他手下却很有一些人才,文有张松、董和、王累等人,武有严颜、张任、杨怀、吴懿、雷铜、吴兰诸将,可谓文武兼备,而且从汉中南下西川,路有天险相阻,剑阁、葭萌关皆为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更重要的是凉军并不熟悉西川的地形,李肃的细作网在西川也毫无建树,在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具备的情形之下贸然南下,很可能会被川军拖入长期消耗的泥潭,这是目前的凉州军事集团所要极力避免的。经过慎重考虑。马跃、贾诩皆认为现在南下西川地时机远未成熟,最终决定放弃进攻西川,于建安十年(197年)正月率军北返关中。

汉献帝建安十年夏。

中原大旱,黄河断流、赤地千里,兖、豫两州百姓颗粒无收、生人相食,而此时的河北却是风调雨顺。春上小麦喜获丰收,袁绍认为这是天象喻示,南下中原、讨伐曹操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于建安十年(197年)七月令谋士陈群撰写讨贼檄文、昭告天下。

八月中旬,袁绍点起冀、幽、青、并四州大军共计三十万众,对外则号称七十万,分别从河北各地浩浩荡荡向黎阳开进,一直到了九月上旬,各军才陆续汇聚到黎阳城外,连营数百里。颇为壮观。

九月中旬,袁绍令长子袁谭率三万幽州精兵渡过黄河进攻白马,又令次子袁熙率领三万青州精兵进攻延津,名垂青史的官渡之战爆发。

风尘仆仆赶到宛城的马跃和贾诩来不及竭口气。就匆匆前来宛城东效的凉军大营。先到宛城地李肃早已经和马超迎候在辕门外。马跃翻身下马,早有亲兵上前牵过马缰,马跃随手将手中的马鞭往亲兵怀中一掷,边往中军大帐走,边回头问马超、李肃道:“孟起,子严,袁、曹两军交战的情形如何?”

马超亦步亦趋地跟随在马跃身后,恭敬地答道:“兄长,袁绍的七十万大军已经在黎阳集结待命。曹操也正在集结兵力、调运粮草。准备北上官渡迎击袁绍。”

“七十万!?”

马跃突然顿住脚步,回头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马超。

李肃忙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