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皇帝面上,依旧不辨喜怒,睨一眼太子:“太子,你看如何?”
&esp;&esp;太子赵湛虽然年轻,但已历练的八风不动,又与皇帝多年君臣父子,从皇帝紧绷的眼睛,便可知皇帝不悦,他略一思量,拱手答道:“臣敢问吕计相,除此之外,可有其他办法?民生已是多艰,再加赋税,更是难上加难。”
&esp;&esp;吕仲农无奈摇头:“桥头市井,都已设置了上下锁税,能收的都收了。”
&esp;&esp;赵湛沉默半晌,向皇帝道:“此等大事,臣本不敢轻言,只是事涉百姓,臣以为还需多商议。”
&esp;&esp;魏王赵旭亦是棋盘之上多年弈手,不是省油的灯,本是不动声色,此时听赵湛废话一通,心中暗恨太子奸猾,嘴上却道:“殿下老练,何不出个主意,一解燃眉之急?”
&esp;&esp;其实办法多如牛毛,抄几个市舶司,将宗室禄米减去两成,都能解此急,然而无论如何,都得罪人。
&esp;&esp;不得罪人的,只有从百姓头上刮油这一条。
&esp;&esp;民贱如蝼蚁,有口难言,无处伸冤,更不会对朝局、党争,有丝毫影响。
&esp;&esp;太子道:“此等大事,臣不敢妄言,还请陛下示下。”
&esp;&esp;皇帝眉间印记更深,两腮紧咬,目光越发犀利,不悦之意,已溢于言表。
&esp;&esp;他看了看自进来之后,便一直立在众人身后默然不语的邬瑾。
&esp;&esp;“邬瑾,你以为呢?”
&esp;&esp;此言一出,几人都悄然扭头,以余光去看邬瑾。
&esp;&esp;邬瑾正立于宫人送风之处,衣带随之飘动,金狻猊香炉之中,烟气随风跌撞在他官袍之上,众人回首这一望,对这状元郎的样貌都是一叹。
&esp;&esp;邬瑾拱手道:“加赋田税之事,本无臣置喙之地,只是臣微末出身,略知民情,计相加赋之前,若有一事不为,也是无济于事。”
&esp;&esp;皇帝眉头略略松动,抚须道:“说来听听。”
&esp;&esp;邬瑾道:“天下赋税不均,豪强田多税少,贫弱者地薄而税重,纵然加税,富者隐田漏税,加之贫苦百姓,不仅税钱零星,不足以充盈国库,更会压垮百姓。”
&esp;&esp;他看向吕仲农:“计相加赋前,还需重新丈量田地。”
&esp;&esp;三司等人,面色骤然铁青,目光冷厉地看向邬瑾,只是碍于皇帝在上,不能此时诘问,但对邬瑾痛恨之情,已经不可挽回。
&esp;&esp;好一个邬瑾。
&esp;&esp;入朝不过一年,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打在他们的痛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