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走得不快,在街头也会让行人,这是杨冬花特意的交代。
待马车来到城门处,也没有拿出护国府令牌而凌驾于百姓之上先一步从正轴门进出,而是与众百姓一样排队从偏门出。
暗中人定以为这是掩饰,实则是任家人的低调,当年在京城便是如此,何况来了南郡。
在杨冬花的眼里,如今的她们不过是借着皇亲国戚的身份,骨子里,她认为自己就是庄户,没有什么不同。
到了守城兵检查的时候,必须掀开车帘察看里头的人是否如实相报。
待那车夫掀开帘子一角,守城兵往里看时,人群里有几双眼睛都朝这个方向看来了。
杨冬花抱着谷雨坐在里头,神色从容大方,没有半分架子,直到帘子放下。
那些暗中的人确认自己看到了马车里坐着的人正是任家二房嫂子,也便放心的离开报信去了。
护国府的马车出了城,走得也是极慢,今日出城的百姓不少,马车似乎有意避开所有的百姓,与他们拉开距离。
眼看着百姓们三三两两地离开,这些人都是赶趟儿的,即使没有坐车的,挑担子走得也极快,当真是为难了车夫。
终于在城郊处,准备加速的马车突然被前方的山石拦了路,马车不得不停了下来。
车夫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这就叫随行的府卫去前方将山石搬开。
官道上,一队兵马往城中赶,走到半路,前头带队的人警觉的停了下来。
“将军,怎么了?”
身后的部下上前一步相问。
领队的正是张清和。
眼前的张清和本该带着护国府的府卫守在二十里外的树林中才对,但他借机偷偷离开,将护国府的府卫丢在那林中,自己独自离开后在山中与底下忠心的军兵汇合。
在镇南军军营多年经营,还是有一批追随于他张副将的忠心部下,这些人是他在军中立足的根本,如今却要为了营救杨家大公子而牺牲,张清和自然舍不得,却也不得不为之。
杨家的恩要报,但在报恩救人的前提下,他们也要保存实力,一定要万分的小心。
护国夫人定还有别的安排是他不知道的,这不,才往城中赶,就发现这官道上不对劲。
“刚才有行人的官道,为何前方没了人影?”
就因为这个么?身边的部下不以为意。
人群里有做斥候的兄弟,便出列请求道:“不如由小的去一趟前方探查。”
张清和同意了。
他手中的兵不多,不能有折损,凡事得万分的小心。
张清和待那斥候离开后便下了令:“将马藏于山林,我等下马步行。”
这般谨慎么?可是这么步行入城,还有十来里路呢,耽搁时间,错过了时机。
然而张清和不由他们商量,就这么定下了。
战马被赶入山间,几人步行前行,再加上先前换的本就是百姓穿的粗布衣裳,这么走着,倒也不出奇,就是几人手中空空,入城也不像是做生意的,更不像是要入城赶集的,得想个法子才好。
斥候先一步返回,见到将军便开了口:“前方有大批伏兵,不知哪方人马,但前方必定会出事,我们要不要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