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平民百姓的大事,与他这个首辅的大事,完全就不在一个层面之上。
&esp;&esp;也难怪,很多时候老百姓痛骂官员们不顾民生,事实上倒也不是不顾,只是官员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与老百姓的角度永远都不会是一样的。
&esp;&esp;所以,所有人都感到很冤枉。
&esp;&esp;相比较贵州这一次遭的灾,萧诚其实更在意:三杯茶
&esp;&esp;饷午时分,吃了聚香阁送来的午饭,并没有什么午休时间,继续办公。
&esp;&esp;外卖在宋朝便已经存在了。
&esp;&esp;最开始的时候,各个衙门都是有着自己的小厨房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官办的小厨房,饭是越来越难吃,质量越来越差,花费倒是越来越高了。
&esp;&esp;一查不得了,贪污腐败触目惊心。
&esp;&esp;小小的厨房,居然也生出了一些大贪。
&esp;&esp;于是这些小厨房便统统被解散了,取而代之的是直接从外头叫外卖了。
&esp;&esp;每年以扑买的方式来进行招标,如此一来,不但饭好吃了,价钱也是直线下降。
&esp;&esp;有的大饭庄酒楼,甚至不惜以亏本的方式也要获得这个资格。
&esp;&esp;因为这是活生生的广告。
&esp;&esp;凡是能往衙门里送饭食的,都有资格在店里挂一块牌子。
&esp;&esp;送的部衙越高级,这家店的生意也就越好。
&esp;&esp;甚至有不少这样的饭庄,在当年还推出了首辅专食,枢密使专食这样的东西来售卖。
&esp;&esp;普罗大众那是趋之若鹜。
&esp;&esp;饭庄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
&esp;&esp;宋人可从不缺乏做生意的智慧。
&esp;&esp;这样双赢的结果,江宁的新宋朝廷自然也是接收过来的。
&esp;&esp;如此一来,各部衙解决了午食的问题,也刺激了本地饮食行业的发展,而且还增加了不少的就业的机会,而各部衙的官员、吏员们也得了好处,少不得要赞几句首辅的善政。
&esp;&esp;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esp;&esp;萧诚面前的折子,并没有因为他努力的工作而减少,反而随着刘新的进进出出增多了起来。
&esp;&esp;已经批阅完的,刘新带出去,而从各部门送来的,却远比拿出去的多得多。
&esp;&esp;更何况,偶尔萧诚也还要接见一下官员,有外地进京述职的,有刚刚被任命要去履新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