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筝轻飘飘一句话,将本就热烈的气氛推向高潮。
不少考生激动得两颊通红,此时此刻,什么“文人风骨”,什么“含蓄内敛”全都被他们抛向了脑后。
他们和百姓一同大喊:“要看!”
要知道,他们这些考生当中,家境好的占一半,家境尚可的占一半的一半。
至于剩下一半的一半便是百姓口中的“寒门”。
说是“寒门”,实则他们自己心头清楚,“寒门”只是旁人对他们的尊称罢了,实际上,他们这种读书人,只能叫“贫儒”,因为真正的“寒门”尚有薄产可依,而他们除了一肚子墨水,再无其他。
故府衙即将发放的那些奖励,无论是银钱、墨锭还是竹麻纸,对他们来说,都较为珍贵。
如此情形之下,他们岂能不激动呢?
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下,沈筝亲手打开了第一个木箱。
开箱便是暴击。
只见一个又一个的银锭整齐码放在箱中,在日光照耀下泛着冷白的光。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就连不认识什么字的百姓都用起了成语:“乖乖,我算是知道什么叫‘见钱眼开’了,此情此景之下,我甚至有些想当强盗了”
若是把那箱银子抢回家,估计好几年都不用下地了
但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因为府兵手中的枪尖比银锭还要亮。
“奖励用的现银。”沈筝抬手拍了拍箱盖,对众人笑道:“共计一百九十五两,大家别嫌少。”
百姓一边忙说“不少”,一边掰着手指算了笔账,然后惊讶地发现——这一百九十五两当中,有两成半的银子都是裴召祺一个人的。
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来不及哀叹,他们便见沈筝一口气又打开了几口箱子。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当那黑漆漆的墨锭出现在众人视线中时,他们竟感觉有一股墨香偷偷钻入了鼻腔。
但令所有人惊讶的不是这股香味,而是那墨锭的块头。
无他,真的太大了
就连没用过墨锭的百姓都看出了异常:“那是墨锭?怎么那么大?”
那哪像墨锭啊,说是黑砖他们都信
考生更是惊得合不拢下巴:“在下读书三十载,还从未见过如此、如此壮硕的墨锭。”
沈筝低头看向箱内墨锭,再次在心中感叹第五探微的实诚。
想那日,她给第五探微传信,让第五家的墨坊帮府衙定制一批墨锭,还在信上附了定制价格和定制要求,要求不多,仅为“墨料耐用,锭大”。
不过次日,她便收到了第五探微的回信,信上只有短短两个字——“遵命”。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筝忙得差点忘了这批墨锭,直至前日,这批墨锭抵达了府衙
看着箱内跟长砖一样的黑块,沈筝在心中叹了口气。
这笔生意,第五家肯定是亏了本的。
“沈、沈大人箱子里的真的是墨锭?”考生充满质疑的问询打断沈筝思绪。
沈筝暗中调动了手臂肌肉,弯腰从箱子里拿出一块墨锭,一边给众人展示,一边道:“这的确是墨锭。”
说罢,沈筝陷入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