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婶端着饭菜进屋,碗放炕桌上。
“婶儿,麻烦您了。”
李向东出言感谢,侯三和阿哲也说两句客套话。
郑婶听后脸上满是笑容,“说的什么话?不麻烦,你们过来吃饭,不嫌弃俺家的饭不好,俺心里高兴着呢,准备不少呢,你们可得多吃点。”
“我去帮您。”
李向东说着就要起身,郑叔连忙按下他的胳膊。
“别动,坐着,俺去。”
“对,你们是客,哪有让你们干活的道理?你们坐着,俺们两口子再跑一趟就行。”
郑婶说完就走,郑叔跟在后面往屋外走。
王二奎看向李向东三人,“俺去帮帮忙,东哥,你们坐着别动啊。”
侯三见人从屋里出去,屋内只剩下他们哥仨,问道:“东哥,去年你从郑叔这里买的花生多少钱一斤?”
李向东回话道:“两毛。”
“不贵,咱们京城那些国营饭店,一盘三两的油炸花生,五毛钱。”
“废话嘛不是,两毛是带壳花生的地头收购价。”
饭上桌。
李向东三人确实饿了,一句闲话没说,专心把早饭吃完。
“放着别管,有你婶儿呢。”
郑叔拦下想要顺手收拾碗筷的李向东三人,带着他们从堂屋出来。
院里后盖的那间屋子,王二奎每次送蛐蛐过来都会借住一晚,两家收的蛐蛐也全都在这间屋里。
侯三进屋笑道:“不是我说,郑叔,二奎,你俩就不能给蛐蛐换个地方?这晚上能睡的着吗?”
“怎么睡不着?俺听着蛐蛐叫,睡的香着呢。”
王二奎心道,再多的蛐蛐都不会耽误他休息,这可都是钱!
“咱们抓紧吧。”
李向东搬把小板凳,先从尖儿货开始查验。
一开始干活,大家都安静下来,毕竟每次交易都事关大家的收入,怎样重视都不为过。
今年已经是来鲁省收蛐蛐的第三个年头,屋内的五人经过三年磨合,配合早已无比默契。
李向东主要查验蛐蛐,王二奎打下手,阿哲算账,查验过后的蛐蛐由侯三和郑叔来装进竹筒,两人手边就放着满满一碗黄瓜条。
忙活到上午十点,本次交易顺利完成。
李向东去给侯三帮忙,郑叔和王二奎找阿哲对账。
“没问题吧?”
“没问题。”
“数对着呢。”
郑叔和王二奎各自从阿哲手里接过一沓钱,当面开始清点。
“钱也对数。”
听到郑叔和王二奎确认无误,侯三抬头笑道:“二奎,继续努力啊,我还等着你请我们抽精品大鸡呢。”
喜欢年代1979:带着老婆孩子吃肉请大家收藏:()年代1979:带着老婆孩子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