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保罗,得知搜救小队获得劫匪位置信息的时候,生的希望再次出现。
放弃了自杀行为。
前面有伏笔,保罗在让小队查自己手机信号时,也让负责人查了劫匪的电话号码。
这个时候,正好将这个伏笔回收。
这让黄名震忍不住在心里感慨了一句。
除了拍摄手法的流弊,这位导演对细节的把控也是无与伦比的。
可惜,好的方面没有持续太久。
刚得知一个好消息的保罗,再次受到新的危机。
棺材外面突然传来狂轰滥炸的声音。
地下三米深的棺材受到了波及,木板破裂,外面的黄沙不断朝着棺材内涌入。
剧情到现在,除了面对氧气的危险以外,此时的保罗还要面对,自己即将被黄沙全部掩埋的危机。
这种发展,忍不住让黄名震又骂了一遍,导演真不当人啊。
电影全程高能就算了,每当观众好不容易的感受到希望要出现时。
那位名叫杜旭的导演,又会把希望无情掐灭,再让电影里出现一个新的危机。
进入棺材的毒蛇,女同事的死亡,无故联系不上的劫匪,涌入的黄沙。
每一个危机都是对保罗的折磨,更是对所有观众的折磨。
随着保罗用背包堵住棺材缺口,延缓黄沙涌入的速度后,又是一个电话传来。
保罗原公司,为了不承担保罗的赔偿款,在明知保罗被活埋的情况下,仍是开除了他和被杀死的女同事。
看到这儿,观众已经骂不出声了。
无边绝望带来的愤怒已经无力发泄。
他们只希望最后的保罗有一个好的结局。
不然,怎么对得起他颠沛流离的一生。
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每一个观看电影的观众,都忍不住的紧咬牙关。
期待着保罗最后能生还,成功逃出去。
即使看到保罗为了保护家人不受劫匪威胁,用小刀活生生的切下一根手指时。
他们都没放弃这样的希望。
为什么?
因为搜救小队的负责人告诉保罗,他们已经抓到了劫匪。
获得了保罗的具体位置。
还有三分钟,还有三分钟他们就能赶到把保罗救出来。
即使黄沙快要将保罗全部掩埋,所有观众仍愿意相信保罗会得救的。
会离开这个地方。
正如保罗对妻子说的那句话。
“我发誓,我会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