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思衡说的理直气壮,好似不是胡乱猜测,而是有严格的推理证明。
虚若无满意的点点头。
“贤婿果然好本事,这么短时间,就把我的算计猜的七七八八!”
“您老到底想做什么?”
“你刚才不是说过了吗?我想帮诸葛正我促成北伐,朝廷这些年积蓄了足够多的力量,只需要一个借口。”
“天剑就是借口?”
“你难道忘了自己说过的话?这把剑不是千余年不见天日的神兵,而是三位皇帝的天子剑,其中一位皇帝,刚好是宋太祖,谁敢对此质疑半句?”
“岳丈,难道您忘记了,御史言官最擅长的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
“所以我暗中帮了金老四一把,让你收金灵芝为徒,金家那位弃武从文位列朝堂的金七爷,刚好是御史。”
“这事儿是您设计的?”
萧思衡直嘬牙花子。
心说回到通辽之后,少不得让虚夜月跳几个舞,全都给补偿回来。
“暗中,暗中,不是主动!”
虚若无略有些尴尬的摆摆手。
“满清不好对付吧?”
“你错了,现如今的满清,比你想象的好对付,你还记得鳌拜吗?
难道你就没有怀疑过,鳌拜是康熙眼中钉、肉中刺,诸葛正我为何要帮康熙除掉鳌拜?这岂不是很愚蠢?
原因很简单,满清最擅长带兵打仗的铁帽子王,比如多尔衮、多铎,要么英年早逝,要么死在皇权倾轧。
康熙少年天子,看似羽翼丰满,实则麾下能打的将军并不是很多。
鳌拜不仅是辅政大臣,还是满清赫赫有名的勇士,是擅长带兵的猛将,如果鳌拜不死,终归是个大威胁。
不要觉得重创鳌拜,让鳌拜和康熙二虎相争,中原能够猎人得利。
这是错误的想法。
从康熙决定动手开始,便是不死不休的局面,没有重创,只有死亡,辽东武林大会,是鳌拜的绝命时刻。
其次,就算鳌拜没死,以他对满清的忠诚,发生战争的时候,肯定会与康熙合作,我分析过鳌拜的性格,此人不忠诚于康熙,但却忠诚于满清。
鳌拜对满清的忠诚超越自身得失!
康熙麾下还有几位能打的将军,但随着鳌拜倒下,他们人心惶惶,有些被康熙革职,还有些投靠遏必隆。
钮祜禄·遏必隆,他是顺治留下的最后一位辅政大臣,看似最老实,实则老谋深算,在朝廷中根深蒂固。
当年,顺治留下四位辅政大臣。
赫舍里·索尼病逝;
苏克萨哈被鳌拜害死;
鳌拜被康熙算计死;
仅剩独苗,无论有什么算计,无论多么忠诚,也必须以自保为主。
遏必隆不会甘心交出权力,也不想如鳌拜那般被武林高手围杀,康熙看似把权力收回手中,想要大展拳脚,实则是处处掣肘,尤其很缺乏武将。
你可能不知道,最近数月,蒙元对满清多有试探,发生数次摩擦。”
虚若无用平淡的语气,诉说着自己和诸葛正我最近两年的对外布局,尤其是针对满清的布局,很多时候,在不知不觉间,便落下数枚隐秘暗棋。
“岳丈,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这是满清和蒙元在演戏呢?”
“饭要一口口的吃,朝廷不是一路北上燕云,直捣黄龙,而是要一步步的收复故土,稳扎稳打,缓步推进,只要收回齐鲁之地,就算大胜特胜!”
“不能继续北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