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只离开一会儿,他就担心沈婉君有什么闪失。
要是爸妈来了,每天鸡飞狗跳的。
老婆还怀着孕,想想都害怕。
黄亚医生再三叮嘱孕妇情绪最关键,不能受气磕碰。
“你快去上班吧,别瞎操心了。”
沈婉君送走宋战,立马做了两手准备。
一边让张宽悄悄去邮局查证,是否有以宋战的名义,寄往老家的信。
另一边,火速召集了她的“智囊团”——杜美玲、冯祥、党向红,甚至郝梅也闻讯加入。
几个女人聚在一起,以“婆婆批判与经验交流大会”为主题。
大倒苦水的同时,不忘分享独门秘籍。
杜美玲一拍大腿,悔不当初。
“最好的办法?就是压根别让婆婆来。”
请神容易送神难,她家那尊佛,她现在磕头都送不走。
早知道当初打死,她也不会让婆婆照顾月子。
冯祥比较理性:“关键还得看男人站哪边。”
男人要是心里有你,事事护着你,那还好办。
就怕是个糊涂蛋,光听他妈哭诉,反过来怪你不懂事,那才叫完蛋。
党向红旗帜鲜明,主张距离产生美。
“要我说,婆婆这种生物,就必须留在老家!”
“每月多寄点钱,比什么都强,保证母慈子孝,天下太平!”
她自家就是成功案例,每月五块钱。
婆婆在村里被捧得舒舒服服,根本没空来找茬。
郝梅提供了“疲劳战术”。
“人不能闲,一闲就生事。你就给她找点事干,让她忙得脚不沾地。”
爱做饭?一天三顿让她做,做啥吃啥别挑剔。
爱叨叨?你就左耳进右耳出,千万别接话茬,让她一拳打在棉花上。
就连一向不太合群的高小曼,大概是为了显示存在感,也硬凑过来插了一句。
语气依旧是独有的居高临下:“要我说,女人还是得有自己的事业和经济基础。”
“你自己能立起来,能赚钱,腰杆子就硬,看谁还敢给你脸色看?”
这话对着一群军嫂说,难免有些何不食肉糜的刺耳。
高小曼的智商和情商确实不咋样。
但沈婉君却心中一动,抛开与高小曼的旧怨。
这句话的核心思想,她深以为然——经济独立,才是应对一切风雨的底气。
现在怀孕干啥都不方便,但往后还是要找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