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埋葬的利剑豆瓣 > 第2部分(第2页)

第2部分(第2页)

张国栋执拗地说:“我是忠于共产党、忠于毛主席的,我没有任何历史问题!我要看看他们能把我怎么样!”

张建华从小都没有和父亲顶过嘴,但此刻顾不得许多了。他一把抱住父亲,边向外拖边吼道:“爸,你别傻啦!你看看,这些叔叔、伯伯们哪个有问题?他们不忠吗?关在这等死,谁又替你们说句公道话了?”

在走廊里,张国栋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推开了儿子,摔倒在地。张建华心疼地扶起父亲。

其他牢房的老首长们都聚在铁条门边纷纷劝道:“张部长,能出去就快走吧,咱们不能让人家一网打尽啊……”

“老张,留条命跟他们斗!出去给主席写封信,主席会给咱们做主的……”

“老张……”

张国栋看着老战友们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惨相,牙根一咬,对儿子说:“好,你把他们的门全打开!”

张建华默运神功,将每一间牢房的门锁硬是用手扭开了。他背起父亲,喊了一句:“叔叔、伯伯们,外面的岗哨我都收拾了,快走吧!”说着,箭一般地冲出了走廊。张国栋看到值班室门口有一个人倒在地上,室内倒着两个,大门口有两名战士被捆在一起,手脚正在蠕动,他知道,儿子不会要他们的命,但以后怎么办呢?他的心揪紧了……

张建华背着父亲跑了一段路,来到公路边。前面不远处突然有一辆汽车开亮了灯光,跟着发动机也轰响起来,这是一辆解放牌军用汽车。张建华把父亲扶进驾驶室,自己也钻了进去。司机也是戴领章帽徽的年轻人。

汽车狂奔着,很快北京城的灯光就被甩在后面,张国栋昏昏睡去。当他醒来时,天已大亮,汽车开到一幢大楼前的广场上停下。张国栋朝楼顶看去,原来已来到保定火车站!张建华爬上后车厢,提下来两只旅行袋。他取出父亲的军装,就在驾驶室里为父亲换了衣服。他拍了一下司机的肩,道了一声谢之后,扶着父亲向售票处走去,那位年轻军人一言不发地掉转车头开走了。

两天后,张建华护送父亲来到了陕北安塞的一个小山村。张国栋住进了一家只有夫妇二人的窑洞。这对夫妇的儿子是张建华的战友,在同一个分队当教官。张建华把一切必须交代的事情向父亲讲清楚后,急匆匆地赶回广西基地去了。

张国栋在陕北休养了一年,又悄悄地回了沂蒙山。他再也没有得到华儿的消息。从建国那里得知,1967年春节后有好几批调查人员找建国的麻烦,要他交代父亲和哥哥的去向。建国当时的确什么都不知道,调查人员最后只好不了了之,后来就没有人再过问这件事了。慢慢地,张国栋试着和一些老战友、老首长建立了联系。老首长让他在沂蒙山把身体养好,不久还有他的用武之地。1974年,张国栋终于重返北京。这时他才得到了华儿的消息,但这消息却把他震呆了、震傻了。一位与他共过患难的老战友告诉他:“你的大儿子可能已经在越南牺牲了。”

原来,张建华的那位安塞籍战友两年前曾到北京来找过张国栋,但张国栋尚未回北京,他只好把张建华可能牺牲的事告诉了张国栋的那位老战友。张国栋的心像被万箭穿透,不久他就病倒了,而且这一病就是两年。这期间,老战友们通过各种渠道帮他调查,得到的消息支离破碎,连记事本的一页纸都记不满。张国栋到出院时也只仅仅知道建华从安塞返回广西的基地后立即就被逮捕了。在押解他回北京的火车上,建华轻而易举地制伏了四名押解人员,跳车逃走了。1969年,基地接收了一批越军新学员,他们当中有几个人在离河内四十公里的一处秘密营地担任警卫任务时见过中国教官张建华,而且张教官那一身神奇的本领更是警卫们每天最热门的话题。后来张教官不见了,听说在支援南方作战时战死了。这些新学员来到中国的基地后,立即向基地首长报告了张建华的情况,人们这才知道张建华的下落。所有的情况就是这些,张国栋想通过两国的大使馆帮助查询儿子是怎么牺牲的,或是牺牲在什么地方,但当时的政治形势不允许他这样做,儿子毕竟是一个越境的逃犯啊!时至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政治环境宽松多了,但是中越两国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张,终于真刀真枪地打起来了。寻找儿子下落的事只能暂时作罢。 txt小说上传分享

埋葬的利剑 第二章(5)

1984年,张国栋正式办理了离休手续。这一年,久病不愈又坚决不回北京的老伴在沂蒙山老家去世。老人到死也不知道长子已经埋骨异国他乡。张国栋重新开始托关系调查儿子的下落,但毫无进展,直到去年才通过驻越使馆的关系找到了一位曾为张建华开过车的越南伤残退伍军人。此人所能提供的情况并不多,但只要有专人顺着这条线索找下去,还是很有希望知道儿子的下落。张国栋决定亲自去越南查找,儿女们决定由建国的儿子张崇武陪同爷爷去越南,负责照顾爷爷。于是,建国和建平开始忙着为父亲和崇武办理出国申请、护照及签证等十分繁琐的手续。张国栋早已等得不耐烦了。

张国栋的下盘收成马步,做了收势。那姿势仿佛是坐在一把椅子上,四平八稳,纹丝不动。呼出一口长气后,他睁开半闭的双眼站直身子。

院门开了,张崇武兴高采烈地跑了进来。“爷爷!我回来了。哟,您刚练完功啊?”他来到爷爷面前,掏出手绢替爷爷擦去额头和鬓边的汗珠。

“嗯。”张国栋全身放松地朝屋门走去,“放假了?”

“放了。”崇武一步蹿上台阶,“爷爷,您等着,我去给您搬把椅子。”

崇武端了一把藤椅出来,放在葡萄架下,又给爷爷拿来茶具,一边沏茶一边问:“我小姑怎么还没来?”

张国栋伸展一下双臂,坐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