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婶忍不住点了点头。
很快过年开始了,何有光在这里似乎跟柳青混得很熟。
毕竟同样都来自于京城,两个人似乎有很多相同的经历,更因为娟娟所说的大知识分子的身份,让两个人走得很近!
杨康一家也终于在过年前搬回到了农村,和大家一起过了一个年!
开春了,杨康和何有光忙活这个种棉花的事宜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
去年的棉花产量不多,除了自留的棉花之外,只有少批量的棉花,被运到了伐木场。
杨康最早也没打算在这一块投入过大,但是过年的时候,陈老板和杨康一起在镇上喝了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陈老板意犹未尽的说了起来。
“我说老杨啊,这个养猪场的规模已经做起来了,我看牛进步做的不错,你是让他当经理还是当头头,这我不管了。”
“接下来你考虑怎么样?是蘑菇还是养鸡?”
他有些神秘的看着杨康。
“但是我觉得,你今年不妨把这个养鸡和养蘑菇先放在后面!”
杨康皱了皱眉头,“陈老板,这话怎么讲?”
陈老板把手一摆,“你有所不知,去年我听到消息说是棉花地区严重减产,比那一年你们抢棉花时候的价格还要高!”
“这就非常的糟糕,我怀疑今年咱们这一片,能运来的棉花寥寥无几了……”
陈老板点燃一根烟继续。
“棉花既然不能运进来,那么咱们自己种棉花就得提上日程,而且你说要摆脱你们周围这十里八村,全部依靠手工缝制衣服的这个历史对吧?”
陈老板吐了一个烟圈,意味深长。
“老杨啊,在今年搞一个纺织厂是非常重要的!”
杨康皱了皱眉头,他有些犹豫。
因为他手头确实有一大笔钱,要是和陈老板合作弄一个纺织厂问题不大,但是他也有些疑虑。
在杨康看来,引入野猪,野鸡和蘑菇搞原料生产场,甚至半加工厂都没问题。
但是真说摆脱原料,直接搞一个纺织工厂是不是有些步子迈的太大了?
对于纺织厂的设备,工人乃至管理,杨康觉得自己恐怕需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另外陈老板主要还是奔今年开春棉花减产价格过高去的,这种投机思路让杨康有些警惕。
于是杨康叹了口气,“陈老板,关键如果要是棉花的价格卖得很高,各村各寨的棉花也可以卖出去,不见得非得要卖给我们纺织厂啊?”
陈老板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但是你自己不也说单靠过去的模式过日子了么?”
“这些种植养殖原材料的东西的价格,随着市场的竞争,还是要一路走低,对不对?”
陈老板眼中冒出光,看向杨康,“这么说吧,纺织厂是我们从这个基础原料想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杨康忍不住深入思考。
他觉得去年的产量是可以的,自己是手把手教各个村如何种棉花的,从结果看产量还好,估计今年年底应该也不会差。
于是杨康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定了!年后咱们就开工,正好可以先消化掉咱们目前囤积的这些棉花。”
“我想给各村各寨能够真正的生产一批衣服,也是我的心之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