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亲征在永乐十二年,鞑靼衰落后,瓦剌部首领马哈木趁机崛起,开始威胁明朝边境,鞑靼都被朱棣揍怕了,瓦剌来了还能放过?”
“朱棣率军在忽兰忽失温,现代的蒙古国温都尔汗西北,与马哈木交战。
明军利用骑兵引诱瓦剌军离开山地,随后以神机营火器射击,骑兵冲击,大败瓦剌军,马哈木败逃。”
“结果就是瓦剌受到重创,多年不敢侵犯明朝边境,又是给人打怕了。”
“这里插一句,朱棣的神机营火器就是最初的火器,所以能做出来的朝代,图纸和一部分物资已经给你们了,赶紧赶进度了。”
【千古一帝-唐-唐太宗李世民:ok!
】
【盖章达人-十全老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为什么朕没有?】
“呦,天朝上国也需要啊,清朝有,但又不是给你的。”
。。。。。。。
“我们还是说明朝吧,忽略他,朱棣的第三次亲征在永乐二十年,鞑靼部首领阿鲁台在实力恢复后,在永乐十九年攻占明朝边境重镇兴和,现代的内蒙古兴和县,朱棣决定再次亲征。”
“朱棣率军抵达宣府,现代的河北宣化东南的鸡鸣山时,阿鲁台得知明军来袭,逃离兴和,避而不战。
朱棣未能找到阿鲁台,只得班师回朝。”
“此次征讨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不得不说,这个阿鲁台是真能跑啊,朱棣都没追上,也从侧面证明朱棣带领的明军当时对鞑靼的威慑力真的很大。”
“第四次亲征在永乐二十一年,原因是阿鲁台屡次侵犯明朝边境,朱棣决定再次亲征,咱不得不说,惹不起你还惹,人家真去了你又不高兴。”
“朱棣率军到达沙城,现在的河北张北以北,阿鲁台因被瓦剌击败,无力阻挡明军,其部下阿失贴木儿率部投降,鞑靼王子也先土干也率部降明。
朱棣封也先土干为“忠勇王”
,随后班师回京。”
“这次征讨鞑靼部落军心涣散,明军未发生大规模战斗。”
“第五次亲征在永乐二十二年,阿鲁台又来,这就有点烦人了,一年一次,又打不过,每次都被教训,每次都跑,每年还来,阿鲁台你年兽啊!”
“朱棣率军抵达隰宁,现在的河北沽源南,得知阿鲁台逃往答兰纳木儿河,现在的蒙古境内哈剌哈河下游,下令全军追击。
但到达目的地后,仍未找到阿鲁台,朱棣下令班师。”
“真能跑啊真能跑!
干啥啥不行,逃跑第一名,你比赵光义还能跑。”
“但第五次亲征传来一个悲痛的消息,朱棣在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现在的内蒙古多伦西北,用死亡结束了他最后一次北征。”
【明-永乐时期】
此时的朱棣坐在龙椅上定定的看着天幕,从天幕开始讲到永乐,他就没变过姿势,只在看到朱元璋并没有像他想想中的责备他,才狠狠的松一口气,整个人看着老了不少,似乎是完成了什么心愿。
"
朕。。。会死在榆木川?"
他的声音沙哑得可怕。
满朝文武齐刷刷跪倒,兵部尚书金忠颤声道:"
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