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扶风县县令受财枉法,绞……”
茶肆雅间里,苏妙漪耐心地听着,一直听到了最后,连与慈幼庄合谋的煤窑主和青楼鸨母都依律判了流刑和杖刑,可却迟迟没有听到自己最想听到的名字。
遮云停下来,口干舌燥地喝了口茶。
苏妙漪的细眉微微蹙起,追问道,“没了?”
遮云摇头,不解地看向苏妙漪,“还有什么?”
“裘恕呢!
?”
不等苏妙漪发话,凌长风就拍案而起,满脸愤懑和不甘心,“慈幼庄是裘家的产业,发生这种暗昧之事,难道不用追究裘恕的包庇失察之罪?”
遮云这才反应过来,解释道,“的确也提到了裘氏。
不过因裘氏有自查首告之功,所以功过相抵,说是只要交一些罚金,并让名下所有慈幼庄配合当地府衙整肃彻查、清源正本……”
“等等。”
苏妙漪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字眼,重复了一遍,“你方才说……自查首告之功?什么自查首告之功?”
遮云支支吾吾说不上来。
“裘氏提前知道了扶风县的事。”
开口的却是容玠。
仅仅是通过遮云的只言片语,他便猜出了大概,“苏妙漪,在血水白骨之前,裘氏就已经将自家的慈幼庄上告官府。”
“……”
雅间内倏然一静。
“这恐怕也是江宁巡抚会不请自来,出现在扶风县的原因。”
好一会儿,雅间内都没人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凌长风才从瞠目结舌的惊诧中缓过神来。
他倒是没想太多,只觉得有些懊恼和失望,心情复杂地抱怨,“算他们运气好,我们就晚了一步……”
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打断了凌长风。
“运气好?”
苏妙漪眼睫低垂,神色莫测,“我倒觉得是有贵人相助。”
凌长风一愣。
容玠也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们几人与苏安安、祝襄在马车上汇合,离开了江宁,继续往汴京赶路。
原本他们一行人在江宁停留,就是为了亲眼看着慈幼庄是何下场。
如今尘埃落定,他们也该日夜兼程地赶路,尽量将耽搁的时日都补回来。
马车行过菜市口时,被判了斩立决和绞立决的慈幼庄诸人正在被执刑。
苏妙漪只看了一眼,便放下车帘。
听着外头围观百姓大快人心的呼声,她抬眼望向坐在对面的祝襄,忽然唤了一声,“祝先生。”
祝襄对上苏妙漪的目光,神色没有一丝一毫的异常。
“依先生所见,慈幼庄一案,官府发落得如何?”
苏妙漪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