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会借着新诚电子厂投放的广告一举腾飞。
郝莽虽然很看好赵咏评,但是他却不会允许仲山电子厂腾飞。
因此,他在知道公司的账上还剩下最少五千万,很可能于康永还留了一千万的应急资金的时候。
他知道大鼻子的广告片剪出来,最好从省内的邻省开始,向外拓展五个省份。
不过,如此一来就有一个问题。
之前拓展省内这个一个省份的时候,花销就已经不小了。
而且这部分花销的成本全部都压在进货商也就是销售商的身上。
他们虽然如今也赚了不少的钱,但是最赚钱的却是新诚电子厂。
不患寡而患不均。
如果大家还都是那种不太富裕的状态,想要凝聚起来也不难,但是现在这种状况,反倒是有人觉得自己耗尽自己的全部家底,赚钱最多地却是新诚电子厂,他们怎么都不会平衡。
那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郝莽眼睛一转,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想到了一个让赛博刘翔上岸的董姐姐。
这位董姐姐是销售出身,她不光知道顾客们想要什么,也知道销售商们想要什么。
她知道单纯的商品销售的利润是不靠谱的。
因为,你能够提供这些利润,别的商品也能。
销售商有奶便是娘。
可是如果无底线的增加销售分成,那么最后要么产品的价格很高,要么商品的质量很差。
所以,董姐姐最终想到了一个绑定销售商的办法,那就是成立一个销售公司。
由厂商占据主要的股份,然后各个销售商加盟拥有不同的股份。
可能平时的返点和销售比例还算一般,但是年终却会有一个分成。
如此一来,总体分的钱也不用太多,就能让销售商和厂商真的一条心。
郝莽如今也想打造一个相同的系统。
只不过,他要在每一个省份都成立一个这样的厂商和经销商合资的公司。
然后,根据每一个省份销售的不同状况进行不同地分成。
如此一来,虽然短时间内新诚电子厂投入的资金和赚得钱可能会稍微少一些,但却是真正的将这些门店把握在了手中。
甚至,郝莽都有一个想法。
要不要每一个门店和销售点新诚电子都占有一定的股份。
不用多,只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
如此一来,那些进货商们觉得自己付出全部资金是在为新诚电子厂开疆拓土的感觉也会减轻。
他想到这里,就把于康永叫了过来,让他把新诚电子所有的进货商约过来吃个饭。
新诚电子厂内新建好的食堂,在日常的时候确实就是一个普通的食堂。
但是如果有宴会等等情况的时候,却可以临时充当一个上千人的餐厅和会场。
郝莽决定要和进货商们开个会之后。
整个新诚电子就立即开始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