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宁凡,只在远处观之。
他未登殿,只立于雨檐下,披青衣,无冠无佩。
沈彦低声劝:“陛下若不坐首席,民恐乱心。”
宁凡摇头:“此席自该空着,让后人知,法上无人。”
他看着那厅中一片声浪,看着人们争辩、举手、立案。
喧嚣中,他忽觉一种奇异的安静。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治世之声”。
——
傍晚。
雨停。
宁凡走出法署,脚边的泥泞映出天光。
他远望九州方向,风正从四面而来。
风卷尘、卷纸、卷火光,最终融为一片苍茫。
他缓缓闭上眼。
脑海中浮现无数往昔:兵戈、血火、烈士、碑文、泣声……
再睁眼时,唯余风与律。
——
夜入深宫。
宁凡退居清安宫。
他不复着龙袍,只以常服为衣。
案上,摆着火契印与一方空玉匣。
他将印收入匣中,缓缓合上。
“若他日有人问——帝火何在?”
“可答——火在众心,不在朕身。”
他说完,笑了笑。
笑意如风,散入夜色。
——
翌日,京中传诏:
天子暂退,朝由法署执政,岁终律议为政。
民间燃灯以祭,名曰“火藏节”。
自此,九州每年春月,百姓共祭火,不祭帝。
火光连山,照彻夜天。
——
沈彦立于高台之上,望着那片灯海,心底一阵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