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说,又要说起当初嫡母多刻薄,不愿意给她陪嫁田地,让她现在日子过得有多苦说起,唠唠叨叨又是老半天,为的就是说服王氏嫂子离开京城。
京城里的繁华,京城里的风光,还有京城里能吸血的小姑子,王氏嫂子就是傻了也不会回到跟自家不亲还有仇的嫡出大哥弟弟在的祖地去。
王氏说得口干舌燥,王氏嫂子心里也越来越憋气,想着好歹是血亲,不知道贪了自己儿媳妇多少嫁妆,这会儿就舍不得银子买栋宅子了,当她是要饭的,不知道陈郄生母嫁妆有多少呢。
王氏嫂子脸也冷了,&ldo;孩子他姑既然这样说,那这门亲事就算了吧。这租着宅子娶官家姑娘的事儿,我也做不出来,这不委屈了府上大姑娘?大姑娘外家好歹也是四品官儿,我家寡母孤儿的,也得罪不起。&rdo;
王氏嫂子一冷脸,也算是撕破脸皮了,这是以往都没有过的,也不知是谁给了她这般的底气。
王氏被气得肺疼,然而也怕把婚事拖到后面,傅家人回来就来不及了,就是在心里想着要不是不能把陈郄随意嫁个平头百姓,她也不受这个委屈。
可没办法,王氏嫂子摆明了无赖,王氏也太有顾忌,只得咬牙道:&ldo;嫂子要执意,我也没办法。既然要买宅子,嫂子就先去看看,有看得上的,再跟我说说。要太大了我手里也没那么多银子,嫂子你也知道。&rdo;
虽是让王氏嫂子自己去选了,暗地里王氏也让人去挑了,专往便宜的看,要她嫂子看,心还不知道大成什么样。
第019章挖树
看房子这种事,王氏嫂子的速度快,王氏的速度更快,最后买了一栋大宅子里的一个两进的院子,另开有门,总共十间屋子,在城西那头,跟商贾们混在一处。
傅嬷嬷打听到消息,对这个选址极为不满,跟陈郄道:&ldo;跟商贾门混做一处,乱七八糟的,可不是什么好地方。&rdo;
亲爹是个暴发户商人的陈郄,顿时觉得膝盖有点疼,&ldo;唉,有房子都差不多了,也不嫌弃。反正花的是太太的钱,我就高兴了。&rdo;
在陈郄看来,其实在西市那头也挺好,不管日后的路怎么样,她总得先有钱了,有钱了才能干事儿,其余的都是浮云。
西市对古代人而言,当然没有南北面的房子好,连同是市的东边都要差一些,不过差些乱些对她而言才好干事儿呢。
那宅子,虽是花了快百两银子,但王氏嫂子也跟傅嬷嬷一样不满,还不如跟着王氏在南面租房住,好歹大街小巷里走动的都是大户人家,就是租房也比跟下三流的商贾门住在一道强。
不过不满也没用,南面的宅子贵得更离谱,就一个单独的几间房小院,都要一百多两了,王氏嫂子自个儿倒是看得多,王氏可不愿意当冤大头,能出快百两银子出来已经是在大出血了,何况还要拿银子出来修葺,到时候至少也得百两出头。
就是傅嬷嬷,得知那房价,也在跟陈郄唠叨:&ldo;这些年宅子也是越来越贵,还记得奴小时候,西市那头几十两可以买几十间房了。&rdo;
陈郄能看到的却不是这个,&ldo;这说明京城日子好过,许多人宁愿在京城里租房买房也不愿意回家乡去。&rdo;
京城日子好过,承平日久,商业就繁荣,商业繁荣,加上政治中心这般的硬件,怕全世界也独有这一处最为有人气。
有人气的地方就好做生意,手里有了钱才好做事儿,好做事儿了人才会自由。
否则,就算是生在现代,又有何痛快所言。
也是王家的房子买上了,陈郄才开始琢磨挖树的事情。
这回原身那怂货这回倒是出来了,还给提了个意见:&ldo;可不能把根系伤到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