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大手笔,目瞪口呆得麻木的宁西侯世子跟裴家大郎在此时都浑身一震,两人全以看傻逼的神色看向刘喜玉。
陈郄也服气了,&ldo;少观主打算出多少银子?&rdo;
刘喜玉道:&ldo;翡翠要买卖顺利,国公府在江南各县可供出铺面十三间。&rdo;
江南自古是富庶之地,下面一个县可堪比有些地方的一个州,这十三间铺子的收益,可不是小数目。
旁边宁西侯世子忍不住道:&ldo;小公爷,你这是在跟陈姑娘赌什么?&rdo;
要不是在赌,何必把江南十三间铺子都拿出来。
京城单独拿几个铺面来买卖翡翠,那是因为京城人口聚集百万,又多达官贵人,不管是以后可能卖得出来的翡翠还是已经卖得极好的玉石,都有销路。
江南各县沿河而立,相较分散,就不如京城人口聚集,且最为繁华的也就两三县而已,要每个县都设铺面,就算江南商贾众多,但喜欢消费这些的达官贵人相较少,买卖定然不太好做。
就是裴家大郎也在一边劝,&ldo;两位是为翡翠这门生意来的,何必争一时之气?这翡翠要卖到全国各州县,只怕是不太可能之事。&rdo;
陈郄就知道他们想差了,道:&ldo;并非单纯买卖翡翠,开的是首饰铺子。&rdo;
专卖翡翠又怎么可能,最多京城和江南有几间铺子能有就足以,而首饰铺子这个,自然是每个县城都可有一个。
不过要算起来的话,这个投入就更大了,不只是铺面的问题,还有管理上的各种麻烦,裴家大郎道:&ldo;我等并非商贾,要真如此阵仗,只怕被人知晓也不好。&rdo;
就是那些靠着做生意发家的商人,也没敢说在每一个州县都设立铺面的,就是本朝最有名的票号,也只敢说通达十三州,至于州下面的,自然就没多少。
刘喜玉眼皮都不撩一下,&ldo;这自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少不得十年二十年方成,皆要看翡翠市场如何。&rdo;
十年二十年……
裴家大郎吓了一跳,&ldo;真要如此?&rdo;
陈郄就觉得这人怎么多见少怪,&ldo;自然是这样,不然呢?只在京城开几个小铺子,再千里迢迢去西南拿货,每年赚那么点银子,等到子子孙孙之时,家大业大,每年这点分红又如何得够?&rdo;
裴家大郎就忍不住去看宁西侯世子,他们之前也就找陈郄来做个局而已,再段世子傻不溜秋的把该得的银子都给陈郄拿来钱生钱,哪料得人家这都算计到子子孙孙去了。
要说这生意做不起来没什么,段如玉那笔银子反正都是从掌柜们的手里拿回来的,亏也就亏了。
但要真做起来,段如玉这简直就是找个摇钱树了,别说是之前的三成,要是真能布局全国,就是一成也足够受用。
就说宁西侯世子这运气,裴家大郎从小就信服,倒不是信服段如玉这个二傻子,而是信命这个东西。
命里无时莫强求,命里有时终须有!
也因为刘喜玉的大出血,陈郄也就不再计较了,也不跟刘喜玉互相打击了,几人又回到原点,&ldo;冯家一成、傅家两成,其余我等三方再分?&rdo;
裴家大郎也道:&ldo;如玉可退一步。&rdo;
陈郄看向刘喜玉,&ldo;两位的身份并不合适插手经济,想来经营权当是在我手中的,分利上,我也可让一步。&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