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黎明,警钟响起??那是用青铜鼓敲出的紧急信号。
所有村民聚集广场。大祭司现身,口中含着一块玉石(代替舌头),由助手翻译其喉音震动:
“邪音已入村!昨夜有人违誓发声,惊动祖灵!若不惩处,干旱将至,沙暴必临!”
人群骚动。
几名青年被拖出,正是那晚参与节奏游戏的孩子。他们跪在地上,双手被绑,等待裁决。
顾尘风steppingforward,却被数名壮汉拦住。他不反抗,只是将空竹高高举起,然后当众折断。
清脆的断裂声让全场一静。
他弯腰,从断竹中取出一团银丝??那是林疏月留下的“声种”,蕴含万千未说完的话语。
他将银丝缠绕于指尖,闭目凝神,轻声吟唱。
没有乐器,没有技巧,只是一句最朴素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娘……”
歌声温柔,却如利刃划破千年铁幕。
刹那间,银丝绽放光芒,化作无数光点,飘向每个人耳畔。那些光点钻入皮肤,直抵大脑深处??那是被遗忘的语言记忆,是祖先曾吟唱过的诗,是母亲哄睡时的低语,是恋人分别时未说完的“等我回来”。
一个女人突然捂住嘴,泪水狂涌。
她张开嘴,发出人生第一个音节:“妈……”
紧接着,另一个男人颤抖着重复:“爸……”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声,哪怕只是单字,哪怕扭曲变形,但那是**真正的声音**??来自喉咙,发自内心。
大祭司怒吼,欲扑上前,却被一股无形之力定住。他瞪大双眼,看见空中浮现一行由光点组成的古文:
>**昔我割舌,以为安宁;今闻其声,方知孤寂。**
那是历代族长的集体意识在觉醒。
原来,他们早已后悔。
可誓言一旦成立,便无人敢破。
直到今日,有人替他们开了口。
晨光洒落,沙丘泛起金红。那场酝酿已久的沙暴非但未至,反而在天际消散,化作一场罕见的甘霖,细细洒落大地。
老祭司跪倒在地,吐出口中玉石,用尽全力挤出三个字:“……谢……谢……你……”
顾尘风没有回应,只是从怀中取出新的空竹??这次是赤铜所铸,纹路如火焰流动。
他轻轻吹响。
这一次,全村人齐齐开口,跟随着旋律,发出混杂却真挚的合唱。
虽不成调,却胜过世间任何交响。
七日后,新仪式举行。
不再是割舌,而是“种声”??每位新生儿的额头会被点上一滴音泉之水,象征语言将伴随一生,但须以善意使用。
祖祠改建为“言堂”,墙上刻满两条并行的训诫:
>**舌在,心勿戾。**
>**声存,意宜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