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石会抡拳头吗,显然不会,犯不上,别说他只是闲来无事,想逗弄下人,就算他想找个由头收拾人,也不会拿这个老和尚开刀。
其实,老和尚说完了,也后悔了。
他在寺庙里,辈分很高,但一天主持也没做过,就是因为他管不住自己这张嘴。
较真起来,佛家五戒,他犯的就是妄语之戒。
他也知道自己话多,但他天性如此,怎么也改不掉,年轻时,更曾有与年轻的读书人辩论佛法,让三个士子恼羞成怒,对他饱以老拳的经历。
不过如今年岁老大,修行日久之下,已经没了多少年轻时的锐利。
但临到有了对手的时候,还是有着多嘴的毛病。
就像现在,这等反诘之语,几乎是脱口而出,这和他有点紧张不无关系。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在心里先念了遍佛,然后才忐忑的瞅了一眼眼前这位大秦权贵。
让他心一下落下来的是,赵石轻轻点下了下头,还呵呵笑了起来。
“老和尚说的到也不错,但事情不能这么说,你们有清规戒律,我辈中人也有一定之规,你们和尚喝点酒,吃点肉,最多最多也就是赶出佛门,不当和尚罢了,我这里的规矩要是乱了,那是要掉脑袋的。”
赵石嘿嘿一笑,瞅着老和尚接着道:“就像现在,若是不禁行人,混进来一二欲要图谋不轨之人,怕是过后,即便我想网开一面,也是不成,你这佛门清净之地,就要成修罗鬼蜮了……”
老和尚立即赔笑,心底里却冒出了点寒气儿。
不因为言语有多骇人,而是那眼神儿实在有点渗人。
而老和尚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位可怕的大秦权贵,只有在兴致好的时候,才会偶尔逗弄一下不相干的人。
因为赵石其人,从来不会认为言语上的威胁能够有多大威力,就像两军对持,不会有人想着先理论一番再开战,因为刀已出鞘,箭已在弦,什么道理在那个时候,都无任何意义,打过了,才知道道理在哪边儿。
至于老和尚这样的小人物,更不会得到什么特殊的待遇。
这就像小孩看到一只蚂蚁,来了兴致就上去拨弄几下,没了兴趣,转身也就走了,不过,更可能的是,兴趣比较特别,找到蚂蚁洞,往里面灌上一盆热水,看看能不能把蚂蚁都弄死……
这其实就是大人物,古人都说伴君如伴虎,其实,像赵石这样的人,又有几个人能清楚的知道他在想什么,又会做什么呢?
现在,老和尚就是那只蚂蚁,赵石就是那个来了兴致的孩子。
刚才老和尚有一句不对,或者正值赵石心情不好,可能就会有一番风波。
但实际上,赵石没当回事,老和尚回答虽然有点放肆,也没让赵石起了别的心思,不然的话,他寄身的那间小庙,还能不能存于世上,也就在赵石一念之间了。
“明日我要启程西去,你收拾一下行装,随我一道启程,你可愿意?”
老和尚明显愣了愣,不过随即就明白了过来,这是自家医术惹的祸,连忙道:“贫僧老矣,怕是……不耐旅途劳累。反而会给国公添麻烦……”
赵石没说话。老和尚根本不知道他的为人。这话既然说出来了,就不会收回去,一个和尚也远没那个让他收回成命的份量。
老和尚心中大悔,这热闹凑的……估摸着佛祖也嫌他尘心未泯,才让他经此劫难了。
不过老和尚能活到现在,没病没灾,身体硬朗,谈笑自如。少不了一颗乐观向上的心……
转念间,这位就想到之前听到的琴音,若是能随行一路,总能遇见那位操琴之人,这么一来……旅途上的艰辛,以及那许多提心吊胆,好像到也不算什么了。
“嗯……我佛门中人,当存济世度人之心……贫僧这就回去收拾行囊,只是,贫僧老迈。国公可否允贫僧带上小徒,好在路上有点照应。”
他这嘴啊。真的是管不住,这会儿了,还要啰嗦几句,听着着实有点可笑。
赵石笑道:“好……也别不情不愿的,这次呢,若能保我夫人一路平安,我就送给你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