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是这样的,我听梧桐说刘太医治好了一部分人,可是没到第二天就传染得更多,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必须打破。&rdo;沐书瑶看着刘太医说:&ldo;所以治是一个阶段,防更重要,不然今天你治好了这个,明天他又被传染上,那不就是永远治不完了吗?&rdo;
&ldo;正是。&rdo;刘太医点头,面露虚心地道:&ldo;那请问公主可有什么良策?&rdo;
沐书瑶从花蕊手中接过一个用棉布做成的类似于面纱一样的东西,交给刘太医道:&ldo;我管这个叫口罩,那些疫病也是通达飞沫传染,戴上这个可以杜绝这一条传染途径。&rdo;
&ldo;另外就是在注意清洁卫生,每天洗过的衣服都要在太阳底下暴晒才行。&rdo;沐书瑶说着一些现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刘太医听得入了神,连同罗皇也心惊不已,&ldo;丫头,这样做就行了吗?&rdo;
&ldo;还不行。&rdo;沐书瑶认真地说:&ldo;关键是必须关城门,隔离,把时疫控制在京郊某个范围内。&rdo;
沐书瑶拿起桌上的茶灌了一口道:&ldo;首先,造成这次时疫的主要原因是被洪水浸泡的尸体,必须尽快的找到,统一焚烧。&rdo;
&ldo;其次我已经说过,关闭城门隔离。&rdo;
&ldo;再次就是已经有发烧,口吐白沫疑似症状的人都要集中在统一的地方管理,你们要有统一的大夫队伍,来给百姓们看诊,免费施药,驱虫驱蚊和老鼠药也要准备一些,同时还要百姓们宣传如何预防。&rdo;
刘太医听了沐书瑶的话,低头想了半天,如醍醐灌顶般地说:&ldo;老夫明白了,治只是对策,防才是根本,多谢清婉公主指教。&rdo;
说着弯身向沐书瑶行礼。
沐书瑶闪身躲开道:&ldo;刘太医客气了,梧桐是我的好朋友,而且我也只会耍耍嘴皮子,具体要怎样做,还得你和皇上商量。&rdo;
说完沐书瑶也不顾罗皇的挽留,径自回府了,她也得到灵松堂去看看了,虽说她不能出面,但捐此药材还是可以的。
第二日用过早膳后,刘梧桐带来最新消息,京都已经关闭了城门,现在外面的人员禁止入内,里面的百姓也不可以出城。
城外也有禁卫军统一带着口罩和手套,每天都与百姓们一起,寻找在洪水中丧生的的百姓遗体,全民行动起来,速度就是快。
然后就是处理尸体,天璃已与外海通商多年,许多陈旧的观念都有了改变,大家一听说火化的好处,便也没什么强烈的抵触,虽然死者为大,可是活着的人更重要。
与此同时,罗皇也加派人手在京郊建起来一个五进的大院子,才用了几天就完工了。
建好之后,那些发烧发病的百姓都被安排在了院子里,由很多民间的大夫组成一个队伍看诊。
京城内的大街上平日也有坐堂大夫,免费的施药,百姓情绪也稳定了很多,渐渐也对未来开始新的憧憬。
因为办法有效,民怨减少,罗皇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时间一晃推进到七月,正是酷暑难耐,京郊的疫情被彻底消除,百姓们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也因此,罗皇决定好好办一次月夕宫宴,与民同乐。
沐书瑶对这个倒没什么在意的,不就是过个中秋嘛,犯得着那么兴师动众的吗?
不过听说沐老夫人特地赶在月夕宫宴前回来,休息了一天之后就给沐书瑶递了贴子。
沐书瑶虽然不待见沐府的人,可是老夫人这次是带着叶姨娘和沐婉婷一起来的,她也就勉为其难地见了一见。
谁想老夫人一见到沐书瑶就是心肝宝贝的大哭,嘴里还数落着王夫人的不是,把她逼出沐府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