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率先上前一步,拱手道:
“依老臣之见,禁卫军实力是没话说。”
“但他们毕竟是山匪出身,要做皇城禁卫军仍需观察些时日。”
郭老一带了头,其余大臣皆是纷纷拱手“附议”。
见着情况,太后拉起覃可的手,“皇儿可赞同大家的看法?”
覃可点头,“可以是可以,不过孤有个条件。”
太后难得的没有摆脸子,很有耐心地问:“皇儿有何条件?”
覃可竖起一根手指,缓缓开口:“观察期时限为一个月,这期间俸禄照发。”
太后点了下头,“行,哀家准了。”
覃可浅浅勾唇,“儿臣替禁卫军们谢过母后。”
有大臣站出来拱手道:“太后,臣认为不妥。”
太后眉心稍稍蹙了蹙,“禁卫军赢了哀家的玉林卫,胜了玉家军,实力摆在那里,有何不妥?”
“说到人品,哀家认为不可以一个人的出身来论断。”
“禁卫军与皇儿一道回宫也有段日子了,刻苦操练,认真识字,哀家都看在眼里。”
“即使没有俸禄,他们节衣缩食,也毫无怨言。”
“在站的各位将心比心,几月不发俸禄帮哀家白干活,谁愿意专心干事?”
一群大臣皆是低垂下脑袋不说话。
覃可惊讶,不得不在心里对太后竖起了大拇指。
几句话怼得大臣们哑口无言。
她完全没想到太后竟然会站出来,帮山匪们说话。
之前第二轮比试改规则时,她就隐隐感觉,太后心中是想禁卫军胜。
因为那种射箭之法,是大家在耶律军营里操练时,练得最多的。
覃可第一次发现,太后竟然有点刀子嘴豆腐心。
原来她老人家,时常都关注着山匪们的一举一动,他们的努力她都看到了。
都说打铁要趁热。
正好今日文武百官都在,覃可提议让太后立即举行文试。
只要文试一通过,大家月底就能拿到俸禄了。
太后也同意了。
于是一群人再次来到武场。
暖阳当头,已到用午膳的时辰。
怕大家饿着,覃可安排御膳房送来了吃食。
太后也叫来达公公帮忙。
达公公行动力很强。
找来一众太监宫女,让大家摆好矮桌和条凳,让大臣们坐下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