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恳请诸位……”
“放下悲伤与痛苦,和我一起……”
“用尽全力活下来!”
“然后……”
“与那些让我们流离失所的人……”
“血债血偿!”
……
楚宁的声音在官道上回荡,他的声音与他的愤怒都在夜色中回荡。
那就像是一点落入镜湖的水滴,荡起层层涟漪,在不断扩散中,越涌越大,化作了滔天巨浪。
人群的愤怒被点燃。
当第一个人站起身子,握紧拳头高呼着:“血债血偿!”
无数的人都随即起身,他们看着楚宁,狂热且虔诚。
声浪响彻,席卷夜幕,久久不息。
……
三日之后。
冲华城中。
陆衔玉随着独孤齐登上了冲华城的南城门。
夜色已深,可城门前却热闹万分。
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几乎将冲华城不大的城门挤爆。
城门前倒是有二三十人的甲士在维持着秩序,只是这二三十人,虽然气度还算不错,有几分百战悍卒才有的肃然与凌厉,但奈何就是这么大点的队伍,所着的甲胄竟制式不一。
显然,这个队伍军需短缺,已经到了连最基本的甲胄供给都难以维系的地步。
这时,一位甲士来到了二人身旁,递来了一份文书。
“陆大人,齐大人。”
“这是截止亥时,今日入城的人员名单,还请二位过目。”
那甲士言道。
独孤齐摆了摆手,言道:“你直接念吧。”
那甲士闻言颔首点头,旋即念了起来:“褚州二羊城,驰援者二百零三,携制式甲胄三百具、米粮千旦、刀剑、草药共十车。”
“陆河城十六人,携弓箭七箱。”
“兖州六玄道门,掌教及门徒,共计五十四人,携符箓及朱砂三车。”
“苍林城白村乡民共计二十五人,携米粮百旦。”
甲士一一念道,这些来者皆是收到龙铮山山主诏令而自发前来的北境百姓。
他们不仅带来了人马,也带来了龙铮山紧缺的物资。
独孤齐与陆衔玉听到这里,也暗暗点头,脸色欣慰。
而这时,那甲士忽然一顿,似乎是在文书中看见了某些令人诧异的内容,就连声音也颤抖了几分。
“桓州齐渊山门徒八百,携米粮刀剑共计一百三十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