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最新章节免费 > 第321章 黄河就是这样不治理会出事治理也还是会出事(第1页)

第321章 黄河就是这样不治理会出事治理也还是会出事(第1页)

崇祯五年二月十七清明节,朱由检邀周王上黄河大堤踏青。这段当年于谦主持修筑的开封护城大堤,周长约四十里,堤宽六丈、高两丈余,堤面宽阔平坦,能容纳多人并行。

大堤两岸按规划栽植了大量柳树、桃树、梨树。。。

夜色如墨,深巷幽静得仿佛连风都不敢喘息。那白发孩童静静坐在破庙角落的蒲团上,双目微闭,呼吸若有若无,宛如入定老僧。他的皮肤苍白如纸,却透出一层淡淡的红晕,像是体内有火在缓缓燃烧。掌心的龙纹印记忽明忽暗,如同脉搏跳动,每一次闪烁都引得空气中泛起细微涟漪。

忽然,他睁开了眼。

瞳孔漆黑如渊,不见一丝光亮,唯有一点赤芒在深处旋转,似有魂火将燃未燃。他缓缓抬起手,指尖轻点地面,一道极细的裂痕自指下蔓延而出,无声无息地爬向墙角供奉的残破木像??那是百年前一位被贬黜的城隍,早已无人祭祀。

“咔。”

木像应声而断,从眉心裂开一道缝隙,从中飘出一缕灰雾,尚未升腾便被孩童吸入口中。他轻轻吐出一口气,唇边浮现出满足的笑意。

“第七代的残念……还剩十七处。”他喃喃道,“每吞噬一点,我就更完整一分。”

与此同时,紫禁城东六宫最偏僻的一间冷殿内,一名值夜宫女猛然惊醒。她满头冷汗,胸口剧烈起伏,像是刚从噩梦中挣脱。她记得自己梦见了一座青铜钟,钟声三十六响,每一声都震得她五脏移位。钟下站着一个白发少年,朝她伸出手,说:“你曾听过我的名字,你不该忘记。”

她不知道那是谁,可当她抬手擦汗时,发现掌心竟浮现出一道模糊的龙纹,转瞬即逝。

她颤抖着点燃油灯,翻找枕头下的护身符??那是去年顺天府发放的《民声集》首页拓片,据说皇帝亲笔题写了“信实不信妄”五个字,能辟邪镇心。她紧紧攥住纸页,直到指尖发白,才勉强入睡。

而此时,工部官署后院的“梦察司”密室内,数十卷竹简正自发震动。这些是各地官员与百姓上报的奇异梦境记录,由宋应星亲自设计机关分类归档。此刻,其中一册突然弹起,自动展开,墨迹自行重组为一段文字:

>“景山之阴,月照孤童。

>龙纹现掌,魂归旧宫。

>三十六声未绝,轮回已启新宗。”

值守的老吏吓得跌坐在地,连忙敲响铜铃。片刻后,骆养性披甲而来,面色凝重。他接过竹简,只看了一眼,便立刻命人备马入宫。

乾清宫内,病榻上的王兴隆尚未合眼。太医刚走,药香弥漫,但他已无力吞咽汤剂,只能靠参片含化续命。太子守在一旁,神情哀戚。王兴隆却仍强撑精神,低声问道:“今日《民声集》可报来?”

内侍递上一册薄本,乃本月精选摘要。他翻至末页,目光停驻在一条记录上:

>“南京守陵宦官小李氏,夜半呓语不止,屡呼‘白发仙人授我经文’,经查其枕下藏有残符一道,符上朱书‘承渊归真’四字,笔法诡异,非今世所传。”

王兴隆闭目良久,终是轻叹:“他终究没死干净……”

话音未落,殿外脚步急促,骆养性arrive,单膝跪地:“陛下!梦察司示警,又有集体幻象萌发迹象。且……京畿三处民宅昨夜同时报告,孩童无故昏睡,醒来皆言见‘白衣王者’召其入梦,许以长生。”

王兴隆睁开眼,目光如炬:“地点呢?”

“皆在景山方圆十里之内。”

“果然。”他冷笑一声,“他们不是要复活建文,是要让建文成为一种瘟疫??不靠血肉,靠信念传播。”

他挣扎欲起,太子急忙搀扶。他摆手制止,声音虽弱,却不容置疑:“传旨:即刻重启‘实录亭’全国巡查机制,凡提及‘白发王者’‘钟鸣三十六’者,不论身份,一律登记造册;命锦衣卫暗查所有曾接触过地宫遗物之人及其后代;再令宋应星率工匠彻查景山地脉,掘出所有隐秘通道,无论耗费多少人力,务必根除隐患。”

骆养性领命欲退,王兴隆又唤住他:“还有……把《崇祯治世》剧本送往南京、杭州、广州三大教坊司,限三月内巡演百场,不得中断。”

“陛下病重,何苦再劳神于此?”骆养性哽咽道。

“正因为快走了,才更要抓紧。”王兴隆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人心易惑,但真相若能日日讲、年年讲,终会生根。我不求万世不灭,只求在我闭眼前,多埋几颗种子。”

次日清晨,京城各坊街头出现一批身穿青衫的“宣政郎”,手持铜锣与册簿,逢人便问:“近日可做怪梦?可听奇谈?可遇异事?”百姓起初避之不及,以为又是朝廷抓妖言惑众,但很快发现,这些人不抓人、不罚钱,反倒对某些传言表现出浓厚兴趣,甚至当场记录奖励。

有人说起梦见紫禁城飞出金龙,宣政郎便问:“龙往哪飞?颜色如何?可有说话?”

有人说听见半夜钟响,宣政郎立刻追查方位,派人实地勘察钟楼机械是否故障。

更有孩童绘声绘色描述“白头发哥哥带我去看海底宫殿”,宣政郎不仅认真倾听,还送了糖饼一枚,并叮嘱家长三日内到顺天府补录详情。

民间议论纷纷,有说皇帝疯了,也有说这是新式驱邪法。唯有少数读书人察觉不对劲??这哪里是查案,分明是在绘制一张“集体意识地图”。

与此同时,宋应星率领工部精锐,携磁针、测地仪、火油灯,深入景山地下。他们在废弃库房下方挖出三条岔道,皆通往不同方向:一条通向皇城排水系统,一条连接明代初年修建的避暑地道,第三条则直指景山主峰之下,深达三十丈,尽头是一间圆形石室。

石室中央立着一口青铜钟,形制古朴,与钟楼那口大钟极为相似,唯独小了一圈。钟身刻满密文,非汉字,亦非西域文字,倒像是某种符号与星图的结合。宋应星以磁石绕行四周,发现钟体内部含有微量陨铁,能产生微弱磁场,足以干扰人脑清醒状态。

“此钟非用于报时,”他对随行官员道,“而是‘催梦器’。古人或以特定频率敲击,配合地下水流共振,诱发群体幻觉。若再辅以药物熏香、心理暗示,则极易制造‘神迹降临’假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