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穿越到了过去作文 > 第39章(第2页)

第39章(第2页)

先生怕是一早就看穿了朱寿的身份。

话说回来,因着战役的缘故,他被迫与先生分开了好几日……如今确甚是想念。

京城,被元让惦记着的沈砚搁下了手中的毛笔。

一边的杨廷和见他拟好了章程,惋惜道:&ldo;阁下大才,为何不愿出仕?&rdo;

沈砚回以浅笑:&ldo;非某之志尔。&rdo;

杨廷和抚着长须,摇摇头:&ldo;可惜了,大明若得阁下一人,胜那朝野上下远甚。&rdo;

沈砚闻言淡淡道:&ldo;阁老谬赞,砚不过是侥幸罢了。况且某虽不出仕,不还是被那小皇帝扔到这里来同阁老一块摆弄什么新法?&rdo;

杨廷和见他还有兴致开玩笑,也笑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ldo;兹事体大,只有寥寥数人得知,若是泄露出去,怕是会动摇国本。&rdo;

朱厚照这次密谋的可是大手笔了‐‐若是由他推行这样的新法,怕是半个朝廷都想着要掐断他杨介夫的脖子。

话音刚落,便有小厮急急来报:&ldo;阁老,府门口围了一群人,正嚷着要进来呢!&rdo;

杨廷和皱眉,顿觉不妙。

作者有话要说:

杨&iddot;乌鸦嘴&iddot;廷和

杨介夫‐‐介夫是杨廷和的字。

历史在这一章正式崩掉hhhh

今天的作者菌是不是比之前粗长一点了!

第49章来找茬的

拟定新制的工作量极其繁杂,费神又无比重要,须要心思缜密顾虑周全的人才能办到。

平日里这样的事儿基本上是推给内阁去干的,但由于朱厚照的想法太过惊世骇俗的缘故,这种新制在问世之前并不能让太多人知道。

就算内阁也并不是风平浪静的地方。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更是不比其他地方少,而且谁知道你这条制度里头有没有掺和自己的私心?

朱厚照只是提出了一个设想,而短时间内就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并制定一套完整规则的人选就十分艰难了‐‐既要皇帝极其信任的人,又得才学惊艳,沉稳慎重。

杨廷和不但是大明文官之首的内阁首辅,而且他还有另一层身份‐‐帝师。小皇帝对他十分尊重,他本人的能力也对得起这个职位。

可这还不够,杨廷和再神,那也只是血肉之躯,一个人是决计完不成的。

但是皇帝信任的人并不多,杨廷和算一个,元让也算一个。

朱厚照在经过了元让各种夸赞各种洗脑之后,沈砚作为元让的师父……也算一个。

沈砚本不欲掺和这种事情,但架不住元让听了朱厚照的想法后,望向他那期待的眼神。

他可以不顾小皇帝的想法,但却不能不顾元让的想法。

既然元让高兴,那他便也乐得去做,哪怕是要自己去弑君,沈砚也不会皱半分眉头。

虽然元让绝对不会让沈砚去弑君就是了。

这会儿,听了小厮的报信,满腹狐疑的杨廷和沉默了。

有句老话,在京城这个地方,若是有一块牌匾砸下来,砸死的五个人当中有四个人都是职位不低的官儿。

而敢直接围到他府上的那些人更应当不是什么小虾米。

无事不登三宝殿,杨廷和放下手中镶边的瓷杯,镇定道:&ldo;请他们进来。&rdo;

待得小厮通报后,那群围在门口的人便气势汹汹地赶来了,若是让不明真相的人见了,或许还能以为他们是来打架的。

杨廷和定睛一看‐‐豁哟,还有好几个熟面孔呢。

打头的那人官职最高,是六部尚书之一,而立在最后面的人,也是这群人中官职最低的,则也混上了翰林院编修,这人曾经还向杨廷和请教过,算是门生故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