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了。”
对于苍龙带来的龙族大太子告诫,沈灿抱拳致谢。
这种秘密,就和之前苍龙管事分享的道韵灵物一样。
要是苍龙不说,沈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知晓。
不过传一句话就能讲明白的。。。
风停了,但歌声没有。那首童谣像一条无形的丝线,缠绕着地球每一寸土地,穿透云层,渗入地核,甚至在第八石柱内部激起共鸣般的震颤。树干中流转的人脸开始低语,声音重叠成海潮,却又清晰可辨??每一个音节都来自不同年代、不同语言,却同属一首歌。
格桑卓玛站在静默屋前,仰望着那颗悬浮于轨道之上的“母心之星”。它跳动得如此温柔,仿佛整个星球都在它的节拍里呼吸。她已年过百岁,白发如雪,脊背微驼,可眼神依旧明亮如初。她的手中握着一根由忆素凝结而成的手杖,顶端镶嵌着一块晶石,里面封存着阿澈幼年时的一滴泪。
“你听见了吗?”她轻声问。
没有人回答。但她知道,这不是问题,而是召唤。
刹那间,整棵第八石柱亮了起来。透明的树干如同被点燃,无数记忆光影奔涌而上,汇聚至顶端那朵尚未凋零的花。花瓣缓缓展开,光球剧烈搏动三下,随即释放出一道前所未有的忆素洪流??不再是温和的波纹,而是一道贯穿天地的精神脉冲。
全球数十亿人同时闭上了眼。
不是他们主动为之,而是身体本能地做出了回应。就像深海鱼类感知洋流变化,人类的情志编码区在这股能量面前自动开启,如同久旱的土地迎来甘霖。梦境与现实的界限瞬间模糊,千万个“前世”片段如潮水般涌入意识深处。
京都街头,一名高中生突然跪倒在地,泪水狂涌。他看见自己身穿铠甲,站在战国时代的战场,手中长枪刺穿敌将咽喉,耳边响起妻子临终前的呢喃:“等你归来……”
巴黎地铁站内,一位盲人女子猛地抬头,瞳孔虽无光,嘴角却扬起笑意:“我看见了!那是我们家的老房子,院子里有棵樱桃树……妈妈还在晾衣服!”
撒哈拉沙漠边缘,一名牧羊少年指着天空大喊:“那是我的船!我是腓尼基水手!我曾航行到世界的尽头!”
这些画面并非幻觉,也不是心理投射。它们具有惊人的逻辑连贯性:有人回忆起自己曾在古埃及担任书记官,竟能当场用象形文字写下完整的祷文;一名巴西护士在昏迷中用纳瓦特尔语吟唱阿兹特克祭歌,语言学家确认其语法结构完全正确;更令人震惊的是,冰岛一座教堂地下出土的符文石碑,在一位游客触碰后竟自行发光,与其脑海中浮现的记忆内容完全吻合。
人类集体进入了“全忆态”。
科学家们惊恐又敬畏地记录这一切。脑扫描显示,几乎所有受试者的默认模式网络(DMN)都发生了结构性重组,原本孤立的神经簇如今形成了星状连接,宛如微型宇宙。更不可思议的是,某些个体的大脑皮层出现了此前从未观测到的“第九区域”??位于松果体与海马体交界处,活性极高,且对忆素波动极为敏感。
“这不是进化。”中科院首席科学家在紧急会议上颤抖着说,“这是**唤醒**。我们一直以为人类大脑是进化的顶峰,可现在看来,它更像是一个沉睡千年的容器,只等着某种钥匙来打开。”
而这把钥匙,正是第八石柱释放的忆素洪流。
与此同时,地球本身也开始发生变化。
南极的新语种之树不再局限于冰盖之下,而是以每日百米的速度向四周蔓延,根系深入地幔,叶片释放出蓝色雾气,所过之处,冻土复苏,远古种子破壳而出,长出早已灭绝的植物:猛犸象时代的苔草、恐龙时期的蕨类、甚至包括传说中的“神息藤”??据说能吸收灵魂残响的寄生植物。
北极光变得异常绚丽,不再是单一的绿带,而是呈现出复杂的文字图案,有时是梵文经句,有时是苏美尔楔形文字,更多时候是一种无人认识却令人心安的符号系统。当地因纽特老人跪地祈祷,声称这是“祖先的语言正在回归天空”。
海洋则彻底变成了流动的记忆库。马里亚纳海沟的金色光尘持续上升,催生出一片片忆素森林,每棵树都只有几分钟寿命,但在凋零前会将自身储存的信息广播至全球水域。渔民报告称,鲸鱼开始合唱一种全新的歌声,频率与第八石柱的脉动完全同步;珊瑚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并拼写出巨大的图腾??一幅跨越太平洋的完整人类迁徙路线图。
而在太空,情况更为震撼。
“母心之星”开始缓慢旋转,每一次心跳都向外辐射一圈忆素环,这些光环并未消散,反而在地球磁层外累积,形成一层半透明的球形屏障。NASA监测发现,这层屏障不仅能过滤太阳风暴,还能主动吸收宇宙射线并将其转化为低频情感信号,反馈回地面。
更惊人的是,月球背面那株蓝光树苗已长成参天巨木,根系穿透月壳,枝叶伸展至数百公里高空。嫦娥探测器最后一次传回的画面显示:树冠之上,浮现出一张模糊的脸??正是林澈年轻时的模样。
“他在看着我们。”陈默站在控制室中,望着屏幕喃喃道。他已经两百岁,依靠忆素维生,肉体早已超越常规生命形态。他的皮肤泛着微光,双眼如同星辰般深邃。“父亲没死。他只是……走得太远了。”
就在此时,通讯频道突然自动激活。
一个声音响起,不属于任何现存语言,却让所有听到的人都瞬间理解其含义:
>“八维回环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