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可汗回忆录全文 > 第549章 业复五铢钱(第1页)

第549章 业复五铢钱(第1页)

洛阳。

李爽登位之后,第一时间罢黜了天策府,分天策府之权于十二府,统辖各地府兵,掌都城宿卫。

十二府为左右卫府、左右武卫府、左右武侯卫府、左右领府、左右监门府、左右领军府。

这些军府。。。

风雪又起时,终南山的桃树已开过三回。那块刻着“今天,我又查出一个假数”的石板,已被雨水洗得发白,字迹却愈发清晰,仿佛不是刀凿,而是岁月本身一笔笔刻下的誓言。

这一年是贞观一百二十七年,春寒未尽,长安街头却已悄然换了人间气象。茶肆酒楼间,人们不再只谈诗赋科举,更多人围坐争论某县粮价浮动是否合理,某驿道修缮经费是否虚报。市井孩童以算珠为玩具,唱着自编的《识伪谣》:“墨浓者伪,纸新者欺;零多一画,全家哭啼。”连宫中尚衣局绣娘,也在针线匣里藏一本袖珍《十三式》,闲时翻看如何从布匹账目中辨假。

柳芽巡视至西市,见一群货郎正围着一块黑板激烈争执。原来有人举报某绸缎庄虚标产地,将河西劣绢冒充于阗贡品售卖。众人依《民间识伪法》逐项核验:比对印章油渍深浅、查验运单骑缝章完整性、追溯马队出入关牒记录。最终竟由一名盲眼老丈凭听声辨步法,指出押货人脚步轻浮,非长途跋涉之态,遂揭穿骗局。

围观百姓齐声喝彩,推举这位老丈担任西市长街核算员。柳芽站在人群外,默默记下姓名??张守仁,原为安西戍卒,战后归乡务农,因地方官谎报垦田亩数被夺口粮,愤而习算,三年内自学通《九章》前三卷。

她回到终南总部,韩九章正在校准一台新制“连环推演机”。这机器由数十架算架串联而成,借水力驱动齿轮运转,可自动比对十年跨度内的财政数据异动。他抬头道:“刚发现一件怪事:去年冬,陇右道上报冻灾损失极轻,可同期敦煌驿站的药材采购量翻了六倍,且多为治冻疮、坏疽之药。”

柳芽皱眉:“又是这类‘账平实亏’的老把戏?”

“不。”韩九章摇头,“这次更巧。他们用了‘双轨反切码’,明账走户部格式,暗账藏在乐谱里??一份献给太常寺的《庆雪曲》手抄本,每个音符对应一个数字,节拍变化暗示进位规则。”

柳芽冷笑:“看来黑算局不但没灭,还学会了附庸风雅。”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童子军跌撞而入,手中捧着一封泥封竹筒:“紧急军情!北庭都护急报:突厥残部异动,但……但他们打的是共心理政司旗号!”

室内骤然寂静。

韩九章劈手夺过竹简,快速浏览,脸色渐变:“他们在攻城时高呼‘清君侧、废伪算’,所到之处焚毁官仓账册,释放囚犯,并宣称……宣称沈先生临终前密令他们起义。”

柳芽猛地站起:“荒谬!这是栽赃!”

“可百姓会信吗?”韩九章低声道,“如今全国有二十万人能算账,但能分清真假共算的,不足其半。若有人打着我们的旗号作乱,民心一旦动摇,便是万劫不复。”

夜深,密室灯火通明。李昭自南诏归来,风尘未洗即召集核心议事。他坐在沈知微曾坐的位置,目光扫过众人:“我们必须立刻回应。不是用刀兵,是用真相。”

“怎么证?”柳芽问,“敌在暗处,伪造文书、模仿印信、甚至可能抓了我们的人冒充使者。”

李昭缓缓取出一枚铜牌,正面刻“监察会长老”五字,背面则是一组星点图案。“小阿乙从南诏带回这个。它出现在叛军占领的城池中,说是‘沈先生遗命凭证’。但我认得,这是五年前我亲手赐予一位失踪审计员的信物。”

韩九章接过细看,忽然瞳孔一缩:“这不是真品。真牌背面星图应与《归鸿演算法》初始坐标吻合,而这枚……少了一颗辅星。”

“所以是仿造。”柳芽松了口气。

“但仿得极精。”韩九章沉吟,“能知道星图含义的,全天下不超过七人。其中三人已死,两人在狱,一人随沈先生入葬。剩下那个……”

他顿住,看向李昭。

李昭闭眼,声音沉重:“赵文渊。我的老师,也是共算启蒙者之一。十年前因反对推行‘全民评分制’被罢职,此后隐居华山。”

“他若出手,足以以假乱真。”韩九章道。

柳芽怒道:“他竟助纣为虐?”

“未必是助。”李昭睁开眼,“更可能是……绝望。”

众人默然。

良久,李昭起身:“我要上华山。”

“你一人去太险。”柳芽拦住。

“正因是我去,才有转圜余地。”李昭苦笑,“他是看着我长大的。若连我都不能让他说出真相,那就只能等历史审判他了。”

三日后,李昭孤身上路。风雪漫天,山路难行,他在断崖边遇袭,两名蒙面刺客手持改良算尺作刃,招式凌厉,竟含兵法奇正之变。李昭以铁算盘格挡,珠飞如雨,终将一人击毙,另一人重伤逃逸。死者怀中搜出半页残笺,写着:“共算已堕,唯火可净。”

登顶华山时,李昭浑身是血,在雪中爬行十里,终于见到那座茅屋。门未锁,炉火尚温,案上摊开着一本《九章算术注》,正是沈知微早年批注本。墙角坐着赵文渊,须发皆白,手中摩挲着一只旧算盘。

“你来了。”老人头也不抬,“比我想象的快。”

“老师为何背叛?”李昭跪倒在地,声音嘶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