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作战部署(上)
点将令一出,37军的各部将领立刻交接工作,带着自己的训导官和亲兵,赶赴巢县开会。
东线的37军下辖杨璟的103师,和廖永坚的107师,拥有4个主力步兵团,2个水师团,共计六个团的编制,各团的营官和训导官一下子来了四十多号。
鲁锦这边自己带来的禁卫军一旅和二旅,每个旅也是十个营级主官,一旅缺编一个骑兵营,所以是九个,但两个旅的营官和训导官加一起,也有38人,再加上叶升骑兵一团的军官和训导,军官人数居然比37军还多一点。
于是乎,到了六月二十六这天,将领们全都到齐的时候,就出现了有趣的一幕。
巢县县衙的后院里,八十多名军官将领分列两边,鲁锦左边是一水的红色甲胄,右边是一水的黄色甲胄,只有末尾的叶升他们这些骑兵将领穿的是白甲。
八十多个军官,再加上帅府的一些官员,近百人的大会,县衙大堂根本装不下,于是干脆直接在后面院子里开,众将到齐,鲁锦这才身着一身鱼鳞甲出现。
杨璟、廖永坚,朱寿和张温四人立刻出列,带领诸将参拜。
“拜见大帅!”
“甲胄在身,不必多礼。”鲁锦摆摆手让他们起身站好,这才看着台下诸将开玩笑道。
“上个月就陆续收到你们的请战书,练兵练了大半年,大伙都憋坏了吧?”
“哈哈哈哈。”
众将闻言都一阵大笑,一些跟鲁锦熟络的老将,甚至直接出声接话。
“是啊大帅,我还是在大帅刚打下庐州时来投的,刚投军就入了四团,可投军以来,除了打康茂才那次,我跟着偷袭和州城,后来又跟着打了一趟全椒,之后就再也没打过仗了。
“现在眼看着兵也练精了,新换的甲胄也穿上了,弟兄们早就想着再出去打一仗了。”杨璟四团的千户吴复当即说道。
“是啊大帅,带我们出去打仗吧。”常遇春麾下的王志远也跟着喊道。
鲁锦见状顿时想了起来,吴复确实是他在刚打下庐州的时候,从梁县带着一千乡勇来投的,的确算是老将了。
王志远的资历就更老了,只不过起点低一些,巢湖水师出身,鲁锦刚投巢湖的时候是千户,那个时候王志远才是班长,他家的大哥还被左君弼麾下的贾丑砍了脑袋,后来跟着鲁锦围杀左君弼,击败朱亮祖,夺了庐州城,圣武军建军时,他被升为一团的连长。
后来还亲自参加过对康茂才的那次决战,常遇春的13团成立的时候,缺少军官,就把他从禁卫军调去了13团,升为千户营官,几乎算是打满全场了,也一路从一个班长升到了千户营长。
鲁锦现在麾下的将领,按加入时间和升迁速度来看,他自己刚投军时,巢湖边的八个战兵营,除了他自己外,其他七人如今已经做到军长、师长一级,最低的也是团指挥使。
巢湖水师的那些小兵们,当初的班长升的快的当了千户营长,升的慢的也到了连排长一级。
然后就是归附的降将,还有主动来投,以及后来招募的那些。
这里面,降将官职最高的是朱亮祖,已经到了军总管一级,后来招募的人里,杨璟是职位最高的,也是军总管一级。
刚刚出声叫着要打仗的吴复,从投军时就在杨璟麾下,他自然不敢跟杨璟比,可一些比他晚投军的,像是常遇春,如今都已经升到了指挥使。
常遇春好歹自己一个营打下过滁州,有军功在身,他升的快吴复也能理解,可南路35军的鲁定,郭子兴这些人,明明比自己来的晚,只不过投军的时候带的兵多一些,就能直升指挥使,这就让吴复有点不平衡了,所以他也一直憋着一口气,想要早点立功得到升迁。
另一类求战心切的,就是王志远这样的人,巢湖边的小班长出身,一路升到千户营官,已经升职上瘾了,没仗打就不舒服。
鲁锦看着出声请战的两人,笑了笑说道,“我看呀,你们不是想打仗了,是想升职了,有些人当千户当久了,看着一些后进的人已经做到了团指挥使,于是心里不平衡了。”
吴复闻言顿时脸色一白,连忙出列道,“大帅,我不是。”
鲁锦立刻抬手打断,“我没批评你们的意思,身为军将,想要上进有什么错,若是连上进的想法都没有,那岂不是胸无大志,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将领,即便到了战场上,他也不知道积极作战,只是抽一鞭子动弹一下的驴子罢了。
“但是身为军将,该如何上进?自然是要作战立功,只有求战心切,战场上能立功的将领,才配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