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朕是天子啊 > 第288章 俘虏的转化(第1页)

第288章 俘虏的转化(第1页)

第288章俘虏的转化

下午的当涂城的府衙中,等帅府一众文官武将都到位后,鲁锦这才有空来接见前来投奔的陶安等人。

“先生请坐,上茶。”

“多谢明公。”

鲁锦呷了口茶,这才问道,“先生觉得元廷还有救吗,义军可能取胜?”

“这个。”陶安闻言仔细思索起来。

现在是1352年,可不是原历史上朱元璋率军渡江的1355年。

那时候脱脱都已经死了,元廷的百万中央军也土崩瓦解,元廷已经进入了死亡倒计时,再也拿不出一股中央军用来镇压红巾了,天下已经彻底进入了群雄割据的军阀时代。

原历史上的陶安,也是在那个时候投奔的朱重八,但现在的局势可跟历史不一样,从去年红巾军起义以来,元廷对红巾军还没正式出手呢。

于是陶安想了想才说道,“依在下来看,长远来说,元廷必亡无疑,元廷最大的问题是贪腐严重,从上到下皆是如此,官府皆在尸位素餐,鱼肉百姓。

“再有就是各族百姓不能和睦,元廷本是胡虏建国,入主中原,不通汉人民俗,还重用色目人压制人数更多的汉人百姓,大帅也说了他们遣贪用恶,剥削百姓。

“还有我汉人重农抑商,而元廷恰好相反,对商贾极为优待,又退耕还牧,除了元世祖还算重视农耕之外,其后的皇帝大抵都不将农耕当作一回事,这在中原自然是行不通的。”

“元廷的中枢问题也很严重,胡虏不通中国之俗,儒家之制,仍用草原蛮夷的制度,便说这大位传承,名义上用我汉人儒家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实则还是草原蛮夷之间打打杀杀,争斗夺位那一套。

“谁兵强马壮,谁才是天子,从元世祖反攻草原,建立大元之始,便开始和兄弟之间内斗,元世祖薨逝后,继任国君又屡屡如此,二十年前更是闹出两都之战的惨剧,打的中原各省跟着凋敝。

“而我汉人最重农耕,百姓所思所想皆是安稳,皇位能有序交接传承才是天下之福,可胡虏却带着天下百姓互相内斗攻伐,天下百姓早就苦元久矣。

“再有就是元廷的胡人皇帝大多主弱臣强,屡有奸相专权,行废立之举,十二年前奸相伯颜终于被流放岭南,可新上任的这个宰相脱脱,观其行,亦是一个专横跋扈之辈。

“今年年初,其胞弟领兵攻伐刘福通,结果被打的大败,回到大都之后,有朝臣弹劾其弟,脱脱不仅包庇不办,还反将弹劾之人下了大牢。

“此次徐寿辉部攻打杭州,听说又是如此,望风而逃的省部大员们各个屁事没有,反倒是那些没挡住伪宋之兵的地方官佐惨遭贬谪,元廷如此倒行逆施,赏罚不明,奄有不灭之理。”

鲁锦点点头,“先生说的不错,但这都是比较深层的原因,可若只是如此,还不足以判断元廷何时覆灭,义军能否胜利,所以先生对我的这个问题如何看待?”

“这个。”

陶安知道这是鲁锦在考他,而且之前的问题也没说到点子上,没让鲁锦满意,想了想只能干脆道。

“明公容禀,在下实在不擅长兵略,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秦末之陈胜、张耳,虽起事在先,却为汉高、项羽做了嫁衣,汉末张角虽搅的天下大乱,最终一统天下的却是魏晋。

“当今之情形,红巾便如同张角、陈胜之流,虽有覆灭大元之势,却无重整山河之能,再加之刘福通起事在先,徐寿辉称伪帝在后,两部必为元廷眼中钉,肉中刺,元廷必欲除之而后快。

“而明公所部又位于二者中间,当务之急,正该借两部吸引元廷目光之际,低调扩张,避虚名而重实务,先不要称王,而是以占据江浙的人口钱粮土地为重,扫平天下要兵要粮,这才是明公立身之本。

“明公既已效仿韩擒虎渡江,何不更进一步,北进夺取建康,建康龙盘虎踞,历朝古都,又有长江天险,明公以建康为基业,进可入主中原,退可保有江东,何不先夺取江浙,厉兵秣马,以待天时?”

啪啪啪——

鲁锦击掌赞道,“先生对元廷之失说的倒是鞭辟入里,避虚名而重实务,先取建康也与我不谋而合,只是看出先生确实不懂兵略,对当今之形势还是判断不足。

“我在庐州厉兵秣马,准备渡江已有半年之久,先生可知我为何偏偏在此时渡江?”

陶安想了想才道,“因为徐寿辉伪宋之兵刚刚经略江浙失败,还把江浙的一部分元军引去了江西,此时的江浙虽不至于兵力空虚,可也大不如前,因此正是明公渡江的好时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