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贼已被生擒,现正押在军中,大帅可要见见他吗?”杨璟当即回道。
鲁锦摆了摆手,面色冷酷,“既然这厮背弃祖宗,想给鞑子朝廷陪葬,那就成全他,把他枭首示众,妻妾打入庐州纺织厂,限期改嫁,子嗣全部发去巢县煤矿,将来流放海外!”
“是!”杨璟当即领命应诺。
金铉三人还没走呢,鲁锦这边刚夸完他们忠义,还说要给他们分配军职,这边就对樊士忠痛下杀手,让几人不由心惊,看来这位大帅好说话是好说话,但对敌人也真是下手毫不留情啊。
彭钧是在金坛投降的,金铉是在丹阳投降的,段武这人比较特殊一些,他是樊士忠的手下,跟着樊士忠守镇江。
一开始樊士忠不同意投降,决心守城,但是第二天杨璟正式攻城的时候,直接一鼓而下,让陷阵营和常遇春杀入城中,樊士忠被常遇春活捉,段武领着剩下的人直接投降了,于是也被带了过来。
樊士忠毕竟是段武的老上司,平时对他也还不错,如今听到鲁锦如此处置,当即就想上前求情,结果被旁边的彭钧死死拉住,悄悄的向他摇了摇头。
这点小动作自然逃不出鲁锦的眼睛,鲁锦立刻向段武看去,冷着脸问道。
“怎么,你想给樊士忠求情?他既然决心举兵与我对抗,自然要做好死的打算,战死是他最好的归宿,被俘只能说明他菜,杀了他也是在成全他。
“而且他的妻儿我可一个没杀,流放海外好歹也给他留了个后,总比斩草除根,杀他全家要好,你说是吧?没把他的妻妾打入勾栏已经是我最大的仁慈了。”
段武闻言这才低下头去,鲁锦说的的确没错,要是换了别人,更过分的事情恐怕也做的出来,流放虽然也很惨,但好歹还留了个香火。
彭钧当即奉承道,“大帅宅心仁厚,樊士忠不识时务,落得如此下场也是他咎由自取。”
鲁锦顿时抬手打断道,“打住,宅心仁厚和我不沾边,战场厮杀就是这样,我不杀敌人,敌人也会杀我,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我军将士的不负责任,怪只能怪他选错了路。”
打发了三人,鲁锦又下命令道,“传令全军,明日拔营,向建康进兵!”
翌日一早,十月初四,大军从句容出发,沿着秦淮河的上游,向着西面的建康,浩浩荡荡的压了过去。
这次参加建康之战的作战序列,有两个禁卫旅约一万六千人,一个骑兵团4500人,还有杨璟的103师三个团部13500人,董兴尧的新编37团4500人,以及五万俘虏降兵,总计88500人左右,差一点就达到了九万,行军起来真称得上浩浩荡荡。
当然那五万俘虏暂时也只能当啦啦队,气氛组,真的要攻城的时候,还是得看圣武军那核心的三万多人。
句容距离建康城有70多里,大军了两天时间,于十月初五抵达建康城下。
正好帅府的文武官员,也从当涂赶了过来,已经完成任务的江宁情报站站长纪轩也跑来找鲁锦汇报情况。
鲁锦把临时指挥部设在了城南的雨台山上,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城南区域,不过即便如此,也难以窥探整个金陵的全貌。
此时的建康城虽然没有明初朱元璋扩建的那么大,但也是个周长三十里的巨城,城内人口在五十万左右,设有八道城门,秦淮河横贯其中,城北和城东还各有一个湖泊,城北是玄武湖,城东是燕雀湖。
明初的南京紫禁城,位置就是现在的燕雀湖,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让老朱把燕雀湖填平了盖皇宫,导致南京紫禁城潮湿的不行,年年从地上冒湿气,地板和宫墙常年都是湿的,把老朱烦的不行,屡次动了迁都的打算,先是让人修建中都凤阳,又让朱标去西安和洛阳视察,为迁都选址。
李善长、冯国用、包衡和包毓兄弟都激动不已,他们从去年这个时候就在为攻占金陵谋划准备,如今一年过去了,大家终于带着大军来到了这座朝思暮想的城池之下。
汪大渊也渡江过来了,看着前方城池唏嘘不已,之前鲁锦派人以侯爵之位征辟他时,他也只是来看看,没曾想这才短短几个月,鲁锦就已经打到了建康城下,即将夺取这座六朝古都。
鲁锦望着东北方向的钟山,不由的升起一个疑惑,顿时问道,“为何有人把钟山称作紫金山,可有什么说法?”
新投奔的陶安作为江南本地人,当即给鲁锦解释道。
“回主公,钟山最早称作金陵山,于是才有了金陵邑,金陵邑后又改为石头城,汉时称此地有龙脉,金陵山为龙脉所‘钟’之处,于是改为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