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司马懿之隐忍,当初当政之时,竟丝毫未能看出。
可见其智不容小觑。
万一张松被其所察,立斩于此呢?
毕竟,此时此刻,困死我曹操才是重中之重。
不应该为了一个张松而让这件事出现危险。
曹操认为,此时司马懿不需要收买人心,若换做他是司马懿,必然会斩尽每一个可能可能逃出送信的人。
不管他真降假降,都会将所有危险扼杀于萌芽中。
所以,那并非五分胜算。
而是只有一二分。
不,一二分亦属高估。
若能有半分胜机,就算往多说了。
另外,就算张松侥幸得脱,亦未必能见到元让子孝他们。
就算见到,言明此事,他们或忙于抵御刘备北伐之军,正督三军之重,亦未能抽身,速来相援。
既如此,还不如放弃这个想法。
养精蓄锐,以待冰融备至,全力突围。
但,此刻曹操见张松之忠心,亦心有感动。
他扶张松起身,掸掸张松身上尘土,而后拉他坐下。
“卿之忠肝义胆,孤心甚慰。然斩张肃之事,非孤所愿;令卿诈降涉险,孤心更有不忍。孤深知司马仲达多谋善算,若遣卿前往,其计极易被他窥破;即便侥幸未被识破,卿亦恐遭其加害。今卿乃孤倚重之谋臣,孤断不忍令你身陷危局。”
张松心怀感动,热泪隐现,拱手躬身慨然而言:“丞相仁厚,臣铭感五内!
然自古忠义之士,皆以家国为先、生死为轻。
松素为川蜀人士所恨,言卖主求荣,见利忘义之辈,实非如此。
只是刘璋无能暗弱,不堪辅佐。
我欲求明主,方得以命报效!
昔年要离为助阖闾除庆忌,甘自断右臂、请诛家人,终诛庆忌;
豫让为报智伯知遇之恩,漆身吞炭、自残改貌,虽未竟全功,亦以死明志。
此二人皆舍亲赴险、舍身取义,方留名青史。
今我等困守冰城,全军性命悬于一线,臣与兄若能以一命换全军生机,臣亦愿效要离、豫让之节,以身犯险而行诈降,纵死无憾!
还望丞相以大局为重,允此计策!”
曹操心怀感动,他看着张松,并未肯予。
而是说道:“孤何以让你如此?”
“丞相唯才是举,不拘出身,礼遇张松,知遇之德,愿以死相报!”
“卿可知……”
曹操看着他,几欲说出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