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玩味地说着。
李鸿章却不淡定了,他经常和美国人打交道。
他知道那些金发碧眼的洋人的秉性。
一口一个自由平等,一口一个文明,但是却骨子里的野蛮。
完全强盗逻辑,据他所知这些美国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是海盗……
所以,如果张先以这种方式,这些美国人百分百会很乐意。
“张大人,你已经赢了,何必这样做呢?”
“你就算得了天下,也需要读书人帮你管理,何必要对我们赶尽杀绝呢?”
李鸿章,如今天下读书人的代表。
当然这些读书人,是指那些读四书五经的地主官僚。
不包含那些新民主的解放思想的读书人。
与其说李鸿章是读书人的代表,不如说他是大地主,官僚的代表。
自古以来,治理天下,都要获得这些人的支持。
不然这样的政权,他就玩不转。
很多农民军起义,就是天然的站在了这些大地主的对立面,导致大好的局面突然溃散。
东汉的黄巾如此,明末的李自成也是如此。
只有和这些大地主官僚妥协,一个政权才能运转。
皇权不下乡,收税还需要靠这些地主乡绅。
作为这些人的代表,这是李鸿章有恃无恐的第二个原因。
他知道张先是个聪明人,不是那种草莽出身,对于这一套张先很清楚。
他觉得张先不会杀他。
不管是汉人王朝,还是满人,蒙古人,都需要他们这些读书人。
然而,他不知道张先在两江地区都做了些什么。
张先直接如同斩草除根一样,把各地的大地主都塞入了旗人的劳改营。
也就是两江地区,各地新建造的屯堡。
所以现在两江地区,除了少数几个不怎么欺压坑害百姓的地主外,已经找不到传统的大地主了。
他们的土地都被张先收归国有,把一部分配给了百姓,另一部分暂时闲置。
张先不准备一次性把土地分完。
如果一次性分完,以后新增人口,就只能从家族一面继承,这样下来很快就会再次出现无地可分的地步。
他要留一些土地,让国家完成转型之前,有回转的余地。
张先心里想着,怎么把李鸿章的钱从国外弄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