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末,工分还没有废除,大河村里的人依旧像以前那样,固定时间在地里劳作,干活干得多的人工分也多,为了养活一大家子,很少会有懒人。
刚来村里的施窈是个例外。
大家伙为了缓解疲惫,就喜欢边干活边聊八卦,家家户户都挨得进,哪家出了什么事大家脖子往外一伸,就都知道了。
新来的人员显然是他们八卦的最好人选。
“施大哥走了这么多年,房子都没人住了,村长还打算把那房子推了重新建一户呢,没成想施大哥竟然有个儿子。”说话这人是村里的王二婶,她说着,边手脚麻利地把地里的野草擦干净了甩在一旁堆着。
和她一起的是她的邻居李大婶,听她这话,啧了一声,小声道:“你不知道,施大哥以前在外面有个老婆。”
“后来老婆跑了嘛,孩子也抱走了,施大哥就一直孤零零的。”
“那现在又是怎么回事?”
这辈子基本只从大河村去过隔壁村小河村王二婶疑惑。
李大婶:“还能怎么回事,他妈肯定是死了呗,据说他妈在的那个村离咱们也不远,不然你以为他一个白白嫩嫩的小生能跑这么远嘞!”
想起施窈第一天来村里的模样,王二婶赞同的点点头,尽管这施窈不着调又是个懒人,但长得确实没话说,那皮肤,比多少十几岁的小女孩还嫩。
“长得好看有啥用,不出来干活就得饿死!”旁边有人说。
两位婶子赞同的点头。
这年代就欣赏手脚麻利人又勤快的人,你自己不勤快点过好自己的日子,其他人也不会管你的死活。
“要我看,石家那个小伙子很不错!”
“人家是当兵回来的,听说只是有事回来一阵的,人家在部队职位好像不低!”
大家一阵赞叹,“军人好啊,我也想让我家那个不成器的当兵去,为国家做贡献!”
一群人聊到后面,活越来越多,大家累得都不想开口了,中午也不回去,而是等家里人来送饭,一般吃完就在树荫下将就睡一会,下午继续干活。
石文滨从地里上来的时候,休息的人才发现他也来了。
“你啥时候来的啊,咋也不出声呢!”同村的雷叔嘴里叼着长长的烟杆,把叶子烟卷吧卷吧放进里面,深深地吸上一口,感叹一声。
“你头一次干这些,别以为我们的活就比你们训练轻松,还是很累的。”
雷叔笑眯眯的:“你累了就说一声,大家伙都可以帮你搭把手。”
石文滨擦了下额头的汗水:“不用,我以前也是这么干过来的。”
进部队以前他家里也是种地的,家里人实在是养不起多的孩子了,石文滨才进的部队。
大河村并不是他出生的地方。
这些他都没有说,石文滨沉默着敲掉鞋底厚厚的泥土,从兜里拿出几个野果子,打算中午就吃这个填填肚子。
毕竟其他人有家人做饭送过来,他只是孤身一人,至于施窈说的话……石文滨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就施窈那葱根似的手指,实在是不像个会做饭的。
不过有一点还是做得很不错的。石文滨舌尖顶了一下腮,鼻尖仿佛还能闻到今天那股甜腻的奶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