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糟的是,随着舆论发酵,一些原本犹豫的小股东开始主动联系糖心资本,询问转让事宜。甚至有两位持股超过0。5%的元老级人物,通过私人律师表达合作意愿。
沈弼意识到,局势正在失控。
他再度拨通李家成电话:“李生,不能再等了。我们必须反击。”
李家成声音疲惫:“陈秉文已经盯死天水围,我们若此时强行推进和黄资产转让,必然引发全面对抗。而且……最近银行融资也不顺利。”
“那就换个打法。”沈弼冷冷道,“我不动和黄,我去动他的命脉。”
“什么意思?”
“你忘了他是做什么起家的吗?”沈弼冷笑,“糖水铺。食品。民生。这些东西,最容易被人挑刺。”
三天后,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突然发布通告,称接获多宗投诉,指“脉动”饮料含有未标明的兴奋成分,可能影响青少年神经系统,已展开初步调查。
同一日,数家小型报刊刊登匿名文章,标题耸动:“神秘蓝水背后的健康隐患?”“外国明星代言,是否为中国孩子试药?”
风暴骤起。
陈秉文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
“这是赤裸裸的抹黑。”顾永贤愤怒道,“我们所有产品均通过FDA认证,成分表完全公开,哪来的‘未标明成分’?”
“但民众不懂这些。”方文山忧心忡忡,“一旦形成负面印象,品牌就要遭殃。尤其在亚洲市场,家长最敏感。”
陈秉文沉默良久,忽然问:“卫生署的调查,依据是什么?”
“说是接到医生举报,有学生饮用后出现心跳加速、失眠等症状。”助理回答。
“病例呢?医院记录呢?”
“都没有提供。”
陈秉文笑了:“果然是无中生有。”
他当即下令:“第一,联系香港大学医学院,邀请权威专家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场检测脉动成分,澄清事实;第二,把FDA、欧盟食品安全局的认证文件做成海报,投放地铁、巴士广告;第三,发动用户口碑营销??让喝过脉动的学生、运动员、白领拍短视频,讲述真实体验。”
他又转向方文山:“联系王子经纪公司,请他录一段视频,就说他自己每天训练后必喝脉动,已经三年,身体健康得很。”
“这有用吗?”有人怀疑。
“当然有用。”陈秉文目光锐利,“人们不怕真相,怕的是不确定。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科学+名人+普通人三层证据链,把谣言碾碎。”
一周后,港大医学院发布会现场,白发苍苍的药理学教授当众拆解一瓶脉动,逐项分析成分,结论明确:“完全符合国际安全标准,无任何违禁物质。”
视频上传社交平台,二十四小时内播放量破百万。
紧接着,王子的趣味短视频上线:他穿着运动背心,一口喝完脉动,对着镜头眨眼:“Youthinkthisdrinkmakesmecrazy?No,itjustmakesmePrince。”
笑声四起,话题登顶trending。
与此同时,thousandsofuser-generatedvideos涌现:高中生晒考试前喝脉动提神、健身教练展示训练补水流程、出租车司机说“开夜车就靠它撑着”……
舆论风向彻底逆转。
两周后,食环署尴尬宣布:“经核查,暂未发现脉动存在违规成分,投诉证据不足,调查终止。”
而此时,脉动的品牌好感度非但未降,反而因“被冤枉后逆袭”的剧情赢得公众同情与支持。亚洲区订单环比增长40%,东南亚代理商纷纷追加采购。
陈秉文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雨后初晴的天空,轻轻吐出一口气。
他知道,这场狙击战过去了。
但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因为他收到了一条密报:汇丰正秘密联络中东某主权基金,计划引入外部资本,联合打压糖心资本在和黄的影响力。
而另一边,李家成也开始加速整合九龙仓资源,试图构建反制联盟。
风云再起,棋局重开。
陈秉文拿起电话,拨通方文山号码:
“准备第三阶段计划。是时候,让我们也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