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撤出和恢复比利时。
8,归还阿尔萨斯-洛林。
9,意大利边界重新调整。
10,保证奥匈帝国的人民自由发展的机会。
11,重新建立正确的巴尔干关系。
12,奥斯曼帝国内部民族的自由,达达尼尔海峡的开放。
13,建立独立自主的波兰国家。
14,建立国家联盟。
如果仅仅只是这些,德意志帝国还是能够接受的,不过要求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这对于帝国来说,或者说对于军队来说是绝对无法忍受的。
巴登亲王深吸了一口气。
“我们已经与美国总统经过讨论,割让洛林,保留阿尔萨斯地区。”
“所以美国总统那边的要求是14点条约,陛下退位,建立一个民主的君主立宪制政府?”
“是的。”
“我们怎么保证这不是美国总统的缓兵之计,他已经反悔了三次了,出于美国的利益,他不会希望那么快结束战争的。”
“无法保证,亲王殿下。”
前线的军队已经撤退到齐格弗里德防线后了。
如果战争还要继续下去,那么很有可能再打下去德意志帝国的陆军就要撤回到本土了,那就意味着德国将要在本土作战,这是王储鲁普雷希特对兴登堡元帅的警告。
德意志帝国的军队还能勉强撑住。
重要的是其他国家撑不住了。
到了10月下旬的时候。
巴登亲王内阁向着美国总统威尔逊发出外交照会。
表示德意志帝国愿意遵守14点条约,寻求停战的机会,表面上说是停战,实际上已经是投降了。
不过正如埃特尔亲王所预料的一样。
美国总统威尔逊并没有给出答复。
1918年10月10日。
保加利亚投降。
1918年11月2日。
奥斯曼帝国投降。
1918年11月3日。
奥匈帝国投降。
伴随着同盟国一个一个的投降,德意志帝国连绑在腿上的僵尸都已经没有了,陷入了彻底的孤军奋战当中。
这个时候英国已经放松了停战条件。
只要求德国从比利时和法国退出,并且交出阿尔萨斯-洛林地区。
法国的条件则稍微严厉了一些。
要求德国撤出莱茵河以东,阿尔萨斯-洛林以北的地区,这意味着德国需要拿出一部分本国领土交给法国。
实际上战争到这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