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的饭馆通北宋笔趣阁最新章节 > 297 三过吴记而不入(第1页)

297 三过吴记而不入(第1页)

欧阳发赶至吴记时,恰值午市开张,便随曾巩的弟弟、妹婿鱼贯进店。

李二郎瞧见欧阳发,微微一愣。这位小官人近来皆于午后到店教他识字,顺道吃些便饭,今日竟于午间前来用膳。

他虽出身市井,亦知尊师。。。

夜雨初歇,巷口的青石板泛着幽光。一辆共享单车歪倒在槐树下,车筐里躺着一本湿了边角的作业本,封面上写着“小芽”两个字。风一吹,纸页轻轻翻动,露出一道用红笔批改的数学题:解开了,但过程潦草得像在逃跑。

阿满弯腰捡起本子时,听见身后脚步声轻响。她回头,是陈雨桐,披着黑色风衣,肩头还沾着未干的雨珠。她手里攥着一部手机,屏幕亮着一张照片??一个穿白大褂的男人站在实验室门口,胸前挂着工牌,上面写着“净理会?生物行为调控中心”。

“他在逃。”陈雨桐声音压得很低,“昨晚审讯所突破口供,他们用‘冷律之鼎’做过人体试验,对象全是流浪儿童和孤寡老人。数据伪装成心理健康研究,实际上是在测试‘情感剥离’对服从性的影响。”

阿满盯着那张脸看了很久,忽然说:“我见过他。”

“什么?”

“三年前冬天,有个男人来吴记吃过一碗面。他说自己是营养学家,想了解民间饮食与情绪的关系。我当时觉得他眼神太静了,像井水结了冰。临走时他留下一句话:‘你们这种温情主义,迟早会被系统清除。’”

陈雨桐倒吸一口冷气:“那就是他。编号K-7,项目主控人之一。他们管我们叫‘火种残余’,说我们扰乱社会理性秩序。”

阿满把作业本放进柜台抽屉,顺手取出一枚铜徽章,轻轻别在围裙上。“他们怕的不是温情,是失控。可他们不明白,人心从来就不该被控制。”

话音刚落,门铃叮咚响起。一个戴眼镜的小女孩背着书包走进来,脸颊冻得发红。她不说话,只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传单,上面印着“共膳日?今日菜单:番茄炖牛腩+紫菜蛋花汤”,落款是“吴记社区厨房”。

“我能……做一份吗?”她小声问。

阿满笑了:“当然能。不过要先洗手,再系围裙。”

小女孩点点头,动作拘谨地照做。小禾过来帮她卷袖子,发现她手腕内侧有一道淡粉色疤痕,像是旧烫伤。两人交换了个眼神,都没说话。

厨房重新燃起炉火。油锅热了,阿满教小女孩如何判断火候:“听声音。滋啦声清脆,就是刚好;要是噼啪炸响,就太猛了。”女孩小心翼翼倒入切好的番茄块,瞬间香气扑鼻。

“你妈妈喜欢这道菜吗?”阿满随口问。

女孩的手顿了一下:“我没有妈妈。我在福利院。”

空气静了一瞬。

“那你希望谁吃到这道菜?”阿满继续揉着面团,语气如常。

女孩低头看着锅里的红汁慢慢沸腾,轻声说:“我想让去年走的那个奶奶尝一口。她总说城里饭没味道,我想证明给她看……我也能做出热乎的。”

阿满停下手中的活,认真地看着她:“那你现在做的,不只是菜,是在完成一次对话。逝去的人听不见声音,但他们能感受到心意的温度。”

女孩眼圈红了,却倔强地不让泪掉下来。她用锅铲小心翻动牛肉,像在翻阅一本不敢大声朗读的日记。

这时,李哲推门进来,脸色凝重。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封皮盖着红色印章:**国家社会科学应急响应办公室**。

“中央成立了专项调查组。”他低声说,“‘净理会’残余势力仍在活动,最近在全国至少十五个城市策动了针对共膳点的造谣事件??说我们集资诈骗、精神洗脑、甚至传播未知病原体。”

“所以呢?”阿满一边试盐味一边问。

“所以官方建议我们暂停公开运营,接受审查整合。否则……可能会被强制接管。”

“接管?”小禾冷笑,“然后让我们按表格做饭?让志愿者打卡积分?让每一碗粥都变成KPI?”

“这不是玩笑。”李哲盯着阿满,“他们说,如果不停止‘司命回响’这类超常规操作,后续支持将全面中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