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青竹叶的作品集 > 第191章(第2页)

第191章(第2页)

池远舟还真不懂这个。

张叔阳也不太清楚这该怎么定价。

不过如果是他们自己买,“五两左右可以买。”

看来这事还得找刘三问。

沈青越粗糙估算一下,如果按一人完成一个竹帘需要十五天,每天工钱八十文,那成本就是一两半。

另外他们得租个场地。

帘子不比扇子,铺开需要挺大地方,分工后说不定一间大屋子都装不下。

而且现在天气还凉,也不能让大家在院子里干,至少得有个遮风挡雨的屋子才行。

做好了,还得有个仓库存放。

山上家里的前院倒是挺合适的,但是他们俩自己在山上自在习惯了,尤其是想和姜竹腻歪的时候……

除非迫不得已,还是在山下租个院子吧。

房租得算上。

再加上竹子和线的成本,可能要新买的工具,还有一些可能现在还没想到的成本,一张得卖二两以上,他们才能比较宽裕地盈利。

沈青越想得美滋滋,花了十天时间,和姜竹一起动手做了个样品出来,卷上去找刘三问价。

到了他的布铺,刘三竟然不在。

他们把车放到布铺外,顺便在县城逛了逛。

距离茶市没几天了,街上外地人都多起来了。

还有趁着人多耍把式演杂技的,占了个街角,敲着锣鼓就开始演了。

喷火的,耍刀剑的,顶罐子顶碗的,练软骨功夫的,还有逗八哥、小猴的。

看热闹的人群围了一圈儿又一圈儿,瞧见有小动物,他们俩没往前面凑,隔着些人看了一会儿。

茶市来的商人多,讨赏钱时遇到心情好的商人,说不定就能收到银子。

他们俩正看呢,刘三回来了,隔着远远地喊他们:“沈兄弟,姜兄弟,沈青越!”

他们回头,刘三哈哈大笑,“你们俩怎么跑城里看杂耍来了?”

沈青越:“看什么杂耍,找你呢。”

刘三:“找我?走走走,到店里说,街上太吵。”

他们转身前,看到刚刚表演了软骨功的小姑娘端着锣走到他们正前方了,姜竹掏出几枚铜钱喊前面的人帮忙放进去。

沈青越笑了笑。

刘三瞧见了,叹气:“这些都得打小下苦功夫练,再大点儿筋骨就没这么软了,练不成了,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说着,他也往里递了把铜钱。

是啊。

有钱人家谁会让孩子吃这个苦,还居无定所,一年到头到处卖艺表演。

回到店里,刘三又喜气洋洋了,“坐坐坐,你们今天是想买点儿什么?”

沈青越也乐:“你这是捡着钱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