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你就写文娱免费阅读 > 第二百八十七章 土著还能请外援(第1页)

第二百八十七章 土著还能请外援(第1页)

“你那歌的事……”

节目播出后余惟同时接到了两个电话,一个是经纪人刘姐打来的,一个是舅老爷叶盛禹。

余惟先接了叶老登的,他倒是也开门见山,想问问最后那首军旅歌的事。

还是那句话,流行。。。

零点三十七分,第一波反制信号抵达。

邮车L-7的警报系统骤然尖鸣,显示屏上跳动着一串串红色乱码,像是被无形之手撕扯的神经。莉娜猛地睁开眼,手指已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她知道,“静默之刃”不会坐视这场全球共述,他们的反共情声波武器早已蓄势待发??那是一种能穿透常规屏蔽、直接作用于人类边缘系统的次声波,可诱发焦虑、幻听乃至集体性情绪崩溃。

“频率锁定中……干扰源来自北纬54度,东经31度附近,疑似乌克兰废弃雷达站。”车载AI冷静播报。

莉娜咬牙,迅速切换至“极光桥协议”。这是陈砚在西伯利亚研发的最后一道防线:利用电离层反射特性,在特定频段构建声音护盾,将真实情感波形包裹在自然背景音中传输,如同候鸟借风迁徙,悄然避过猎人的枪口。

她调出伊兰信中那段被反复摩挲的句子:“光不怕黑,怕的是没人愿意点亮。”随即输入指令??将全球共述音频混入地球自然共振频率(7。83Hz舒曼波),以大地本身为载体,进行全域渗透式广播。

“启动‘地脉回响’模式。”她低声下令。

刹那间,整片悬崖仿佛活了过来。

海浪的节奏变了,不再是无序拍打,而是带着某种低沉的韵律,像心跳,像祷告。远处沙丘微微震颤,干裂的地表下传来细微共鸣,仿佛亿万根神经正被唤醒。非洲草原上的游牧老人忽然抬头,手中的铃铛无风自响;格陵兰冰川深处,一道裂缝中竟传出童谣片段;就连缅甸佛堂废墟里那群老僧,也同时闭目合掌,嘴唇微动,仿佛听见了什么只有灵魂才能接收的讯息。

这不是技术胜利,是自然选择了站在人类这边。

莉娜瘫坐在驾驶座上,冷汗浸透后背。她知道,这一波反击只是开始。真正的战争,从来不在明处。

春分日清晨六点十七分,第一批镇压行动正式展开。

新闻碎片陆续涌入加密频道:

-莫斯科宣布“紧急网络整顿”,切断所有非官方音频流;

-某中东国家出动无人机群,定向爆破偏远地区的扩音设备;

-巴西雨林边缘的萨满营地遭武装人员突袭,三名传承者失踪;

-更令人痛心的是,东非部落再次陷入沉默??石台被推倒,经幡尽毁,老妇人与少女皆不知所踪。

而最让莉娜心头一紧的消息来自林远:“‘静默之刃’已确认你为S级威胁目标,悬赏金额升至千万信用点,全球追缉令启动。”

她盯着屏幕,手指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愤怒。这些人宁愿砸碎世界,也不愿听见一声真实的哭泣。

但她没时间悲伤。

上午九点四十二分,邮车电源突发异常。备用电池组电压骤降,系统提示“存在外部吸附式追踪器”。莉娜立即熄火,穿戴防护服,钻入车底排查。果然,在底盘右后侧发现一枚指甲盖大小的金属贴片,正持续发射低频脉冲信号。

她冷笑,取出磁力钳将其剥离,投入特制屏蔽盒。这玩意儿叫“影舌”,专用于定位共鸣网络节点,通常由叛变的技术员提供安装方式。

“还有谁?”她喃喃自问。

就在这时,终端突然弹出一段匿名上传视频。画面晃动,光线昏暗,似乎是从监狱通风管偷拍。一名男子蜷缩在角落,脸上布满伤痕,却仍用指尖在墙上缓慢划字:“我是K-9节点守卫,代号‘灰烬’。他们抓了我,但没找到我的陶片……它藏在你去年路过的小学操场秋千下,编号#048。里面录的是一个孩子写的诗:《妈妈,我想你说话》。”

视频戛然而止。

莉娜怔住。K-9是她在南美交接过的第七个固定节点,负责连接安第斯山区的失语村落。三个月前还曾通过密语确认安全。原来他一直被囚禁着,却仍设法传递信息。

她立刻调出地图,标注那所小学位置??位于智利与阿根廷交界处,靠近马尔维纳斯纪念公路。若全速前进,五日内可达。

但问题来了:一旦启程,必然暴露行踪。“影舌”虽已被清除,可敌人很可能已在沿途布控。更糟的是,车载系统检测到至少三颗低轨卫星正对这片区域进行高密度扫描,型号匹配“静默之刃”的“鸦眼”监视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