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和的房间中,李前忽地睁眼,从床上爬了起来。
扩散到外太空的精神感知,捕捉到一些模糊痕迹。
它们是死物,正在由静至动,不断加速。
李前全力将感知蔓延出去,于相对广袤的空间中,监控到超过500个正在移动的物体。
“要来了。”
李前嘴唇翕动,声音响在行星防御作战指挥所中。
众将领、参谋闻言,齐刷刷动作起来。
位于地面,或太空不同轨道上的探测器、雷达等功率全开,开始检索更为广阔范围的空间。
根据李前的指引,陆续锁定一百多个正在加速的物体。
它们全部位于蓝星轨道前方,其加速方向,自然是向着蓝星而来。
当然它们的速度并不快,主要是调整姿态,以对准目标,然后等待蓝星自己撞上去。
“它们几乎没有速度,我们有一周反应时间。”
高轨道平台计算出速度相关参数,怀疑那些是炸弹,用于调整姿态的并非粒子引擎,而是某种化合作用,释放的热量极少,隐蔽能力极强。
如果没有李前提前预警,可能等到对方进入蓝星引力圈,开始俯冲人类才会注意到,进行拦截。
“这个感知距离和精度……”
行星防御作战指挥中心,等到确定了李前的信息,一众熬夜的参谋、指挥官不由得倒吸凉气。
相较于在他们预料之中的共享者文明埋伏,李前的感知能力,更让他们吃惊。
提前如此遥远的距离,精准感知到可能不到一辆卡车重量的物体。
到底提前了多少?
非常容易计算。
蓝星的速度是24。6%c,目标基本保持不变,需要一周对方才能进入蓝星轨道。
这个距离是,400多亿公里……
太阳到海王星的平均距离,也就是59亿公里……
当然,感知距离,不代表李前就能隔这么远直接动手。
主要还是获得超感,以及脚下这颗星球的加持。
引力研究所不间断优化模型,李前通过隐秘之弦调动的引力不断的增加。
快要触摸到引力本质的地方,李前恍惚感觉,自己和蓝星融为一体,精神化作浩瀚的时空。
没有蓝星的存在,李前能感知的距离非常有限。
指挥中心,稍稍震撼于李前的能力,等到更加详细的数据分析出来。
来袭的目标具备较高隐身手段,极可能是炸弹,蘑菇蛋之类。
数量超过500颗。
这个数量,低于人类预期,因此拦截没太大压力。